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塞外“粮仓”稻农之变(2)

2018-10-02 12:26: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去年稻蟹挣了15000元,水稻收入4000元,加上每个月还有3000元的打工收入。”一年下来,吐力汗·阿勒德还清了两万元欠债,脱贫致富不再困难。

  共作“启蒙”探索“优质优价”

作为水稻种植基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米厂众多,竞争激烈。为了适应市场,不少米厂开始探索从满足大众需求的平价米,到生态有机米、高端精装米,使粗放式的生产经营变得精细起来。

2016年11月,张红梅在自家米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合作社,流转了博斯坦乡一万亩土地。“我想借‘共作’做生态有机米,但过程很难。”张红梅四处碰壁。

“去年引导稻农稻蛙共作,10户里只有两户愿意尝试,可过了一夜就变卦了。有人笑话我说‘你一个小姑娘穿得干干净净哪会种地,太不靠谱了’。”张红梅说,虽然稻蛙共作只需要在农田周围加个围栏,但推起来也十分艰难。

几经劝说,终于有户稻农愿意尝试。张红梅迅速配上了牛蛙、围栏,还免费提供了肥料。

“到了秋天一只牛蛙都没收到,都跑掉了。”张红梅却并不在意。她说,“刚开始没有收益没关系,我看中的是这30亩稻田就在乡道边,往来人群和稻农听得见蛙声阵阵,只有引起关注,才能迈开绿色、有机、优质理念的第一步,这是稻农意识的启蒙阶段。”

“有些人需要多重收益收入才能得到保障,有些人不敢尝试,怕担了风险影响收成。”张丹峰分析了农民不认可“共作”的心理。

“其实我也是因为合作社每个月3000元的工资才愿意养稻鸭。”张丹峰坦言,基于合作社的保障,才成为极少数被“劝说动”的农民之一。

“合作社有500多人,从事养殖的只有二三十人,还不到十分之一。”张红梅说,自己用近两年的时间改变了这部分稻农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