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映开始后,妻子坐在一旁看护着设备。而他则要回到路边的水果摊子上卖各种时令水果。放映季节的补贴加上卖水果,小夫妻俩每月能有3000元左右收入。对此,他似乎很满足。他说:“只要肯干、肯下苦,日子就能过得去。”
魏文军性格有些内向,不善于表达。但从他的朋友圈中,能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这份工作的珍爱程度。有一次,魏文军接到公司的指令去某工地放映电影,导致公园固定放映点的大银幕“缺席”了。第二天他听说,很多人等了他半个晚上。有人发给他两张放映现场的照片。瞬间,他被这场景感动了!他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昨晚,好多人坐在固定点,等着看电影,一直等到九点多钟。”愧疚之情,溢于言表。
魏文军用牙齿撕开塑料袋卖水果。(央广网记者 徐升 摄)
魏文军借着手电筒的灯光整理放映设备。(央广网记者 徐升 摄)
其实魏文军并不知道,近年来,银川市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农村数字电影发展思路,解决了农村群众和城市困难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看大片。仅去年,银川市就放映10691场次公益电影,观影人数达到了120多万。包括魏文军在内,每晚有超过60多个放映员分布在银川的城乡社区放电影,他们撑起的银幕已成为银川城乡夜市文化的一道道靓丽风景。
卖水果时,记者注意到,小魏的衣服虽然有些破旧,但干净、整洁。空荡荡的那只袖筒常被他习惯性地塞在上衣下方的口袋里。如果不是经常需要用牙齿帮助打开装水果的塑料袋,人们很难发现他竟然是个独臂人。
人们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场地里的垃圾越来越少。(央广网记者 徐升 摄)
宁夏中宁县喊叫水乡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凸显着当地群众世世代代喊水、叫水、盼水之情。这个位于宁夏中部的乡镇曾经流传着“天旱窖枯水断流,麻雀渴得喝柴油”乡间民谣,干渴与贫困如影随形,很多村民因此背井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