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独家图文:独臂放映员

2018-09-30 21:01:02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银川9月30日消息(记者郭长江 徐升)每年6月到10月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109国道旁的丽景湖公园东北角,总有块大银幕每晚7点准时播放公益电影。饭后在公园散散步、看看电影已成为不少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夜色中,近5年来的上千场电影都是由一位名叫魏文军的独臂放映员完成的。

  

独家图文:独臂放映员

  虽然天气突然变冷,但来看电影的人热情不减。(央广网记者 徐升 摄)

  

独家图文:独臂放映员

  魏文军一丝不苟地单手调试设备。(央广网记者 徐升 摄)

  魏文军,今年33岁,甘肃武威人。17岁外出打工时,右胳膊不慎卷入搅拌机,被截了肢。甩着一只空荡荡衣袖的农村娃,第一次感受到生存的巨大压力。

  回老家没多久,他成了家,找了一个智力不全的女孩子结了婚,有了一个孩子。听说弟弟在500公里外的银川打工,日子过得还不错。2013年,他带着妻子来到银川,租住在兴庆区的塔桥村,找了份电影放映员的工作,每场电影能拿到50元的放映补贴。白天,他在公园附近的居民区卖水果,晚上骑着电动三轮车载着放映设备放电影。

  

独家图文:独臂放映员

  观众们看得聚精会神。(央广网记者 徐升 摄)

  

独家图文:独臂放映员

  打工族的“精神乐园”。(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摆放座椅、收放银幕、调试设备……靠着牙齿和左胳膊,5年来,魏文军已成为一名熟练的放映员。妻子和一些老“影迷”也会来搭把手装拆放映设备。不知不觉中,他已在这里放映了近千场次的公益电影。除了冬天和刮风下雨外,一到点,这块银幕一准会闪亮。

  每晚7点后,放映点前及路边停满了电动三轮车、共享单车和一些满怀兴趣的观众。其中,既有归家途中的打工者,也有晚饭后锻炼身体的居民,或倚靠着树、或蹲在地上、或找个塑料凳子看电影。最热闹的时候,能聚集个二、三百号人,最少也有几十个观众驻足观看。

  

独家图文:独臂放映员

  观众席地而坐。(央广网记者 徐升 摄)

  

独家图文:独臂放映员

  小观众看得格外认真。(央广网记者 徐升 摄)

  电影放映开始后,妻子坐在一旁看护着设备。而他则要回到路边的水果摊子上卖各种时令水果。放映季节的补贴加上卖水果,小夫妻俩每月能有3000元左右收入。对此,他似乎很满足。他说:“只要肯干、肯下苦,日子就能过得去。”

  魏文军性格有些内向,不善于表达。但从他的朋友圈中,能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这份工作的珍爱程度。有一次,魏文军接到公司的指令去某工地放映电影,导致公园固定放映点的大银幕“缺席”了。第二天他听说,很多人等了他半个晚上。有人发给他两张放映现场的照片。瞬间,他被这场景感动了!他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昨晚,好多人坐在固定点,等着看电影,一直等到九点多钟。”愧疚之情,溢于言表。

  

独家图文:独臂放映员

  魏文军用牙齿撕开塑料袋卖水果。(央广网记者 徐升 摄)

  

独家图文:独臂放映员

  魏文军借着手电筒的灯光整理放映设备。(央广网记者 徐升 摄)

  其实魏文军并不知道,近年来,银川市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农村数字电影发展思路,解决了农村群众和城市困难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看大片。仅去年,银川市就放映10691场次公益电影,观影人数达到了120多万。包括魏文军在内,每晚有超过60多个放映员分布在银川的城乡社区放电影,他们撑起的银幕已成为银川城乡夜市文化的一道道靓丽风景。

  卖水果时,记者注意到,小魏的衣服虽然有些破旧,但干净、整洁。空荡荡的那只袖筒常被他习惯性地塞在上衣下方的口袋里。如果不是经常需要用牙齿帮助打开装水果的塑料袋,人们很难发现他竟然是个独臂人。

  

独家图文:独臂放映员

  人们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场地里的垃圾越来越少。(央广网记者 徐升 摄)

  闲聊中,小魏说,周边的人很善良,很实在,也很文明。每天放电影给大家看,也让他自己也很满足、很自豪、很有存在感。他悄悄告诉记者,他有两个“小”心愿:一是因为天气原因,每年只能放映半年的露天电影,其余时间只能靠卖水果维持生活,要是能学习个专业技术,生存能力会更强些;另外,他很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把儿子也接过来,买个小房子,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过着快快乐乐的生活。

  

独家图文:独臂放映员

  归家。(央广网记者 徐升 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