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宁夏:巧打“气候牌”塑造经济“新名片”

2018-09-27 15:4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银川9月27日电 题:宁夏:巧打“气候牌”塑造经济“新名片”

新华社记者 于瑶

干旱少水、气温偏低、空气干燥、三面环沙曾经是宁夏经济发展的明显“短板”。近年来,宁夏在气候劣势中寻找优势,打造冷凉蔬菜、葡萄、硒砂瓜、光伏、纺织、锂电池、大数据、沙漠旅游等经济“新名片”,走出一条主动顺应气候变化、加快转型发展的新路。

脆嫩爽滑的宁夏菜心,深受3000公里外香港市民的青睐,很多人因为餐桌上的一道菜心而认识宁夏。

“宁夏气候冷凉、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拥有夏季生产叶类蔬菜的绝佳环境。”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赖伟利说,12年间宁夏供港蔬菜基地从1500亩发展到20万亩,从菜心扩大到西兰花、娃娃菜、洋葱、西芹等十几个品种。

目前,有11个供港蔬菜基地被香港渔农署评为信誉农场。供港蔬菜的成功,带动了宁夏百万亩冷凉蔬菜的大发展,夏季南方蔬菜市场上,宁夏菜开始占据一席之地。

发展冷凉蔬菜是宁夏破解干旱、低温气候约束,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寻找新的产业路径的一个缩影。宁夏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蒸发量1800毫米,平均气温5℃到9℃且昼夜温差大,是全国最干旱缺水的地区之一。在这种气候条件发展经济,既有劣势,也有优势:气候冷凉,适合种植冷凉蔬菜;干旱少水,可以发展硒砂瓜、酿酒葡萄;光照时间长,可以发展设施农业;空气干燥,有利于养殖奶牛、滩羊……

实践证明,只要更新观念、顺应规律,气候劣势可以向优势转化。枸杞成为宁夏的“红色名片”,酿酒葡萄成为宁夏的“紫色名片”,冷凉蔬菜成为宁夏的“绿色名片”……十多年来,宁夏突破干旱气候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使“塞上江南”有了更多新名片,盐池滩羊、香山硒砂瓜、六盘山马铃薯、宁夏牛奶等已经打出品牌、叫响全国。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