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宁夏:巧打“气候牌”塑造经济“新名片”(2)

2018-09-27 15:4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主动作为、变害为利不仅是给宁夏特色农业带来新气象,对于新兴工业来说,干旱气候反倒带来不少利好,锂电池、纺织、大数据等项目纷纷落户宁夏。

“空气干燥、气温低,生产石墨烯改性三元正极材料几乎不用开除湿设备,生产一吨材料大概可节电300度。”宁夏汉尧石墨烯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副总徐杰说。

近年来,如意、恒丰、泰和等现代纺织企业在宁夏落地生根,高端纱线、氨纶、面料、衬衫、西服的延伸产业链已形成,去年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50亿元,成为推动宁夏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我们这里海拔1000米,有一定压差,有利于纱线合股;地下水温常年在12℃到13℃,可以为纺织车间提供最佳冷却水;空气干燥,生产差别化纤维不用再除湿;产品质量好,赛络紧密纺纱每吨价格比东南沿海高100多元……”吴忠市工信局副局长张克宁说,正是因为这些优势,东部纺织企业向西北转移产能成为一股潮流。

而一批大数据项目落户宁夏,也有对特殊气候条件的考虑。以中卫市为例,当地有全年平均8.8℃的自然风冷优势和充沛稳定的电力资源优势,采用全自然风冷技术较其他常规数据中心节能50%,吸引了亚马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奇虎360等企业落户,中卫市云基地数据中心蓬勃发展,已完成投资40亿元,安装服务器5.2万台。今年计划新建、续建美利云、西部控股等数据中心9个,计划安装服务器16万台。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