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穿越9000年的丰收味道——河南裴李岗村丰收见闻

2018-09-22 10:26: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郑州9月22日电  题:穿越9000年的丰收味道——河南裴李岗村丰收见闻

新华社记者孙志平、李亚楠、宋晓东

掰下玉米棒子,晒干,细细研磨成面,再揉成面团,轻拍成饼,不需要任何的调味料,直接铺到一个叫“锅底”的鏊子上。玉米秆烧起的火苗窜动着,只要3分钟,两面微焦的玉米饼就热气腾腾地出锅了。农家小院里,醇厚的玉米香,夹杂着一旁蒸锅里红枣的甜、红薯的糯、花生的香,这是秋收时节裴李岗人最熟悉的丰收味道。

裴李岗,现在看来不过是河南新郑市西北部的一个普通村庄,全村只有1300多口人,但地下却蕴藏着近万年前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奥秘,轻而易举地将我国的农业史提前至9000年前。正因其所具有的重大考古价值,裴李岗遗址不仅入选了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这一时期的新石器文明也被命名为“裴李岗文化”。

1977年,如今已经83岁的裴李岗村民李改明无意间发现的一具古老骸骨,掀开了裴李岗文化的一角。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这里发现了大量的聚落遗址、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还有粮食作物的遗存。

新郑市博物馆里,一件件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斧、石铲、石磨盘等农业生产工具保存完好,通体磨光、棱角分明,足以看出当年加工制作之精细。石磨盘是用一大块砂岩琢磨加工而成,专家分析,磨盘盘底四条对称的柱形短足,是在厚石板上细细琢磨出来的,加工难度极高,配合石磨棒使用,堪称中国最早的“谷物脱壳机”。

“这些考古发现充分说明了,裴李岗文化遗址是典型的农业聚落遗址,当时的人们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已过着稳定的定居生活。”新郑市博物馆馆长杜平安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