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鄂尔多斯8月30日消息(记者陈锐海)王文彪年近花甲,人生经历两个三十年。
前一个三十年底色昏黄——在他的记忆中,库布其沙漠腹地的风呜呜地叫,漫天黄沙打在人的脸上像针扎,眼睛睁不开,呼吸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王文彪困身于此,满脑子想的是如何逃离沙区。
后三十年成色渐新,绿意已出。逃离者成了归乡人,为求生存,他和左邻右舍开始植树造林,固土防沙。但毫无经验可借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柳树死了,就种杨树;在背风坡种不活,就换迎风坡种……摸爬滚打三十载,枯死的树苗有多少,谁也说不清。白了多少头发,皮肤黑了几个色号,王文彪恐怕无暇顾及。他的心思全花在绿色追寻上,欢呼雀跃的时刻往往出现在实验成功后——“太好了,就用这种方法。”
三十年,身后沙海现绿洲,他被联合国授予“全球治沙领导者”。如今在他看来,治沙必须有产业支撑,有经济动力,“不然就成了无源之水,人的问题解决不好,协调发展的问题就平衡不了。”
王文彪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困于风沙 逃离大漠
王文彪个儿高,有一米八几,或许是年轻时过于操劳的缘故,如今年近六十的他走起路来背有点弓,梳得有条不紊的头发依旧藏不住边上的银丝。作为知名生态修复企业亿利资源集团的一把手,他管理着8000多名员工,大多时候看起来神情严肃,不苟言笑。但一提到库布其沙漠的治理成果,他展现给聆听者的又是谈笑风生、自信昂扬的一面。
“你看现在的库布其,会觉得他是一个荒漠吗?”他引以为傲的这片土地是中国的第七大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型内侧顶端,隶属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曾经因为严重荒漠化被称为飞鸟难越的死亡之海。
经过三十年的植树造林,1.8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有三分之一的面积得到治理,绿化面积达到了3200多平方公里,成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一座被大规模成功治理的沙漠。驱车走在穿沙公路上,放眼望去,一片皆绿,甘草杨柳镶嵌其中,再往上看,天朗气清,沙尘天气不多见,已经从1988年的50次减少到2016年的1次。
引入黄河水后,库布其沙漠腹地水草丰茂(摄于7月24日)。(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如果把时间拉回半个世纪以前,同一片土地上呈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北方一片苍茫,大漠遥遥无边。风吹而过,席卷而来的黄沙可以埋了村民的屋子,掺入他们的饭碗,也能躲进黑夜的被窝。贫瘠的土地刨不出粮食,靠天吃饭的人成天饥肠辘辘。鲜有人相信甚至想过,这片荒漠能变好。王文彪和大家一样,从小想的都是如何逃离这片看不到希望的土地。
为了生存 必须治沙
在周围人眼中,他是幸运的,能凭借高考远离故土,再也不用熬着风吹沙打的日子。1984年,大学毕业的王文彪又被分配回家乡,成了杭锦旗的一名教师,后又被选调到旗人民政府当秘书。二十多岁的他虽然仍回到库布其沙漠,但那段时间至少不用再跟黄沙打交道,倒也没想到治理沙漠这回事。
“一开始,治沙都是被动的。”现在看来,一切就像置之死地而后生。当年要不是被逼急了,沙区的百姓恐怕还没意识到要拿起铁锹,扛起树苗,拉开一场人沙大战。
事情要追溯到198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鄂尔多斯高原,政府决定对供应内蒙古中西部几十万人食用盐、但处于亏损状态的杭锦旗盐厂进行改革。当时想历练自己的王文彪参与竞选,最后被选任为厂长,承包了盐厂。
但这绝不是一条好走的经营之路。18平方公里的盐湖四周被库布其沙漠死死围住,常年肆虐的沙尘暴一次次将沙子卷入湖中,就像野心勃勃、胃口颇大的妖怪,恨不得一口气吞噬盐湖。当时盐厂供应着沙区人民的就业岗位,对王文彪来说,逃离再也不是办法,面对现实并行动起来才有可能刨出一条生路。“你生长在沙漠,就应该对它负责,把它治理好,让老百姓不受风沙的威胁,不再饿肚子。”
图为90年代初的杭锦旗盐湖厂。(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