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正在加拿大国际试飞员学院(ITPS)培训的测试工程师们第一次穿上橙色飞行服,在试飞机前合影留念。 中国商飞试飞中心供图
7月12日,C919飞机10102架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经过不到两小时的飞行后,正式转场山东东营基地。这意味着,该架机的适航取证试飞任务进入了新征程。
当31岁的查晓文再次站在上海浦东机场跑道旁,回忆起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的那个下午,他的内心没有任何波澜,如同首飞当天那样,一切异常平静。
2017年5月5日下午, C919大飞机迎来首秀。作为一名测试工程师,查晓文花了两个多小时在此守候,在首飞中枢的中国商飞试飞指挥大厅,他的座位和总设计师、试飞总师、指挥员在同一排,中间只相隔3把椅子。
事后看了电视直播回放,他才感受到鲜明的对比:大飞机每滑行一步,人群中就有一片欢呼和沸腾声。而在指挥大厅,有的只是不会说话的“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红色条幅,以及来自几十公里外飞机上的遥测数据、数以亿万计的“0”“1”“0”“1”电子信号,汇聚成千百个指示灯,在指挥大厅里闪烁跳跃。
鲜为外界所知的是,那一刻,参试人员最为珍视的,正是这些“人们看不到”的数据——它们记录着飞机及其零部件,在整个试飞过程中几乎全部的姿态、参数。每一次试飞之战,输赢都是这些数据说了算。
查晓文所在的测试工程团队,正是这些数据的收集者、传输者和翻译者,他们共同搭建起这个数据的舞台。而对国产大飞机而言,这个舞台,就是试飞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