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人是创新驱动骨干力量
工人强则制造业强,制造业强则国强。技术工人不仅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尤其是高技能领军人才肩负着工业强国梦,是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此次《意见》抓住了技术工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求大力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水平,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支持技术工人凭技能提高待遇,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促进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技术工人。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提高技术工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待遇,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保障广大工人群体利益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战略意义和时代意义。
发展成果惠及工人群体,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题中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认为,工人是最广大群众的代表,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覆盖到所有工人群体,这是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经济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工人是制造业的基础支撑和骨干力量,“提高他们的待遇和地位,就是提高中国制造业的质量。”郑东亮说。
推进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对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
“大国制造向大国智造的转变更需卓越的工匠。”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说,作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有生力量,工人队伍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他认为,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不仅关系到技术工人自身利益的实现,也关系到能否在经济全球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提高大国工匠的待遇和地位,是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多位专家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对技术工人的技能提出更高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郑东亮说,要大力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这是打造具有高职业素养、高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队伍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键因素。“只有制造业企业整体上拥有稳定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才能真正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郑东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