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特稿:跨越山海讲“中国故事”——三问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2)

特稿:跨越山海讲“中国故事”——三问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2)
2018-05-08 11:46:05 新华网

  如何破译“中国密码”

最近,一批来自尼泊尔的出版人、媒体人和留学生汇聚北京,学习破译“中国密码”。这是国家新闻出版署丝路书香工程面向东南亚小语种翻译人才的培训项目之一。不少学员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有志从事翻译。

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之旅中,有人把翻译称为“中国文学走出国门的独木桥”。近年来,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中国文学翻译出版工程,促成一批高质量作品在海外落地。

妮基·哈曼说,她翻译贾平凹的《高兴》时,对陕西方言的处理小心翼翼,因为要让人感觉这个人物是中国人。中国科幻小说《三体》的英文译者、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说,“能在头脑里听到作者的声音”,才能精准传递原作的思想感情。

在海外,一批知名汉学家构成中国文学翻译的主力,为中国文学“出海”保驾护航。然而从全球范围看,高水平译者依然稀缺,翻译短板仍是中国文学国际化的制约因素之一。

提升中国文学译介的系统性,需要政府、民间、学界等多方共同努力。一些学者建议继续构建覆盖全球的汉学家、翻译人才库,制定人才培养的长期计划,借力海外华人译者,同时加强中外文学界、翻译界、出版界、评论界对话,打造多元交流平台。

针对现有的汉学家研讨会、翻译研修班等项目,知名阿拉伯语翻译家薛庆国建议委托专业院校、专家学者授课,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何搭建传播渠道

让鲜活的中国故事抵达全球读者,需要立体多元的海外出版、发行、传播渠道,国际书展是重要平台之一。

刚刚结束的阿布扎比国际书展上,中国文学作品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王刚的《英格力士》、叶梅的《最后的土司》、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黑焰》……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