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扶贫车间”建村口 就业脱贫有奔头

2018-04-25 07:51:1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台前县委书记常奇民说:“部分产业基础好的村会有10多个‘扶贫车间’,这充分挖掘了农村人口红利,留守妇女和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被激活了,返乡创业者被激活了。”

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河南濮阳市扶贫办主任李金明说:“技术人才的回流是广泛开设‘扶贫车间’过程中出现的可喜现象,同时,吸纳的农村就业群众也通过培训掌握了产业技能,车间里有了技术,会逐步创造更高的价值。”

“创业者群体性归来也没空着手,他们将投资的方向瞄向了农村。”台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侯召芳说,依托大量社会资本的涌入,以及政府各项资金的倾斜,“扶贫车间”得以如火如荼发展起来。

  改变农村生产生活

“扶贫车间”不局限在加工车间一种方式,还包括种植车间、养殖车间等多种方式。以河南濮阳市的台前县、清丰县、范县为例:台前县汽车配件、羽绒、相框产业基础好;清丰县依靠食用菌产业在农村广泛设立食用菌大棚;范县则莲藕产业基础较好。只要符合当地产业基础,企业有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意向,群众能就近就业,均可通过“扶贫车间”模式加以引导。

71岁的李风田是河南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村民,她把自己家的3.3亩地全流转给了赵家村食用菌基地,1亩地一年能获得1540元土地流转费。前几年,李风田的手意外受伤,加上腰也不好,家里经济有点紧张,被评为贫困户。李风田说:“土地流转费比以前我们自己种庄稼收入还多,在这里打工,一天还能赚五六十元。”不久前,李风田家已经成功脱贫,儿子孙女都在外打工,家里刚刚还添置了小轿车。

“扶贫车间”不仅是脱贫的捷径,还不耽误持家。23岁的范闯是河南省沈丘县石槽集乡虎头村“扶贫车间”的一名员工,2016年9月,他来这里上班时还是贫困户,如今他脱贫了。“父亲患病,弟弟在上学,自己人生大事要操持,我既不能外出务工,又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扶贫车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范闯说。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