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肩负着管党治党的重要政治责任,必须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和把握自身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职责,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加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推动干部队伍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需凸显选人用人匹配度。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必须始终把政治标准作为选拔好干部的首要标准,把政治能力作为评价能否胜任的核心要素。对班子研判时,对政治能力长期偏弱的或出现问题偏差的,及时进行调整或强制整改提高。在干部动议时,明确职位和人选的政治能力要求,要及时选拔经过复杂环境和艰巨任务摔打、政治表现优异、政治能力较强的干部。在民主推荐时,要将政治能力要素具体化,将政治能力表现植入相关测评推荐表格。在讨论决定时,要把政治能力作为因事择人、人岗相适的首要考量要素,建立政治能力表现的负面清单,划出能力底线,对政治能力不达标的干部,坚决纳入“能下”的范围。
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需提升考核考察精准度。考准干部是用好干部的前提和基础。要明确考察考核重点内容,突出四个方面,即考察其在重大事件中政治立场是否鲜明、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四个意识”是否坚定、在遇有急难险重任务时担当意识是否坚决、在日常工作中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是否牢固。要构建能力评价要素体系,探索在干部考察材料中,单设独立段落承载政治能力考察结论,从而破解对政治能力考察考核表述程式化、简单化的问题。要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建立政治能力考察考核信息管理库,收集历次考评结果尤其是测试测评的量化结果,绘出政治能力评价变化曲线,逐步健全政治能力考评信息档案,作为评价政治能力的重要依据。
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需增强教育培训实效度。政治能力区别于其他工作能力,必须注重日常培训养成。要创新培训方式,突出需求导向,注重分层分类,善于挖掘红色教育资源,运用案例式、研讨式、实境式等教学方式,通过现场代入、反复演练,增强培训的收获感。要建好师资队伍,从具有丰富政治经验和较高政治能力的领导干部中选拔教学人员,筹建共建共享的师资库和课程库,建立政治能力培训资质准入机制,防止培训工作肤浅化、表面化。要加强评估反馈,探索问需—培训—反馈—评估闭环机制,通过现场问卷、后续回访等方式,对培训实效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方法。
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需强化实践历练完整度。要把政治能力建设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必要的成长台阶和历练平台。一方面要丰富岗位实践历练,针对履历分析,找准政治历练上的薄弱环节,提供相应的历练机会。如通过对重要岗位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安排重要工作或交流任职等方式,锤炼政治魄力和担当本领;通过组织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领导干部到一线挂职和任职进行实践历练,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通过组织专业型干部到党建工作岗位锻炼,增强党建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生活历练,结合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督查领导干部在学习贯彻中央政策、理论联系实际、服务群众等方面的情况,综合比较分析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强弱,促使干部通过组织提醒、对标找差、反思内省提升政治素养。
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需推进日常管理贴近度。要加强干部日常监管,抓细抓小,持之以恒。要灵活运用“四种形态”,加强对干部政治能力表现形态的关注,加强分类管控,抓早抓小,通过谈心谈话、提醒、函询、诫勉等方式,及时进行反馈处置。要创新管理监督方式,将干部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纳入干部管理监督工作体系,构建以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为主体的“家门口”的监督员队伍,深入了解领导干部在社交圈、生活圈中的政治表现,尤其是推动领导干部重视家规家风建设,将政治信仰、政治品格转化为家庭基因。要搭建信息交汇平台,深入了解干部政治表现。运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建设干部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打破部门和单位涉干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广泛收集和动态更新,迈进“全息”监督管理新时代。(作者:李伟 江苏省淮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