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老龄人口、死亡人口的剧增,一方面是公墓用地越来越吃紧,更为重要的是传统殡葬方式、祭扫形式带来的环境压力。比殡葬观念改变快得多的,是墓地的价格。“死不起、葬不起”曾一度成为北京市民议论的话题。
“近十几年来,全市没有再审批增加一个经营性公墓。全市33家公墓的面积多年没有增加,土地是稀缺的。不过,‘死不起、葬不起’的结论是靠不住的,这个问题根本上是殡葬观念的问题。”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说。
2018年4月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国际邮轮母港码头,全国首艘骨灰海撒专用船“国宾9号”首航,来自北京的逝者亲属们正排队登船。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举措
增加生态葬补贴并改善墓园环境
在公墓用地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又想墓地大、又想离市区近,自然不再现实。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态殡葬改革也有了更多可以作为的空间。
2016年,民政部等九部委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行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生态化骨灰安葬方式。要求城镇公益性公墓提供树葬、撒散、骨灰存放、小型墓等多样化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而在这之前的2015年,北京市就重点推动生态节地殡葬改革,要求生态葬比例到2020年达到50%,并将骨灰撒海的补贴从2000元提高至4000元。
“绿色生态殡葬强调遗体处置无害化、骨灰安置生态化、服务环境的园林化、祭祀行为的文明化。未来北京有墓地的区都要建设一处绿色墓地的示范园,骨灰生态安葬比率达到100%。全市经营性公墓均要设置骨灰景观撒散区。”李红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