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自然资源纳入离任审计,生态不能是糊涂账

2018-03-22 15:41:17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敲响警钟,生态底线不可逾越

2016年,贵州省思南县合朋溪镇原党委书记廖永生调离时,相关部门对其曾任职的乡镇自然资源资产“家底”进行了全面审计。

二三十页的生态账本,记录了他任期内辖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也包括执行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遵守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资金征管用等情况。

回忆这次“大考”,廖永生说总体情况还可以,但也发现了一些风险隐患,及时地为自己和班子成员提了醒。“今后要更有生态意识,对待自然资源不能乱作为、胡作为。”

据统计,截至去年10月,全国审计机关共实施离任审计试点项目827个,涉及被审计领导干部1210人。仅在贵州一省,就在荔波、赤水、榕江等35地开展了试点,为包括县委书记在内的官员算了一次“生态账”。

在湖北武汉市,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以来,目前已有20多名干部被问责追责,其中8人因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推进不力被给予撤职处分。当地审计局介绍,审计结果将纳入干部档案,实行终身追责。

  遭遇瓶颈,全面推开痛点不少

“自然资源在价值量化、核算上难度很大。”西南政法大学审计系主任胡耘通表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信息未能实现共享。

“如何评价也是困扰审计部门的一大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审计部门缺少客观的评价准则。

关键词:隐患资源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