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起底僵尸企业:缺造血能力 无效低效占用金融资源

2018-02-26 08:35:10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大家对‘僵尸企业’的概念还比较模糊,有人把产能过剩与‘僵尸企业’画上了等号。”东部沿海某省一家炼钢企业负责人钟鸣说,“谈钢色变”依然存在,与“钢”有关的企业似乎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僵尸企业”,钢铁、炼钢、不锈钢……只要带有“钢”字,似乎就被列入了黑名单。

钟鸣告诉记者,在这些行业,企业遇到不抽贷、不断贷是幸运的,但如果银行把贷款的口子彻底封了,不仅大企业受不了,中小企业可能直接就面临破产倒闭。“前些年,企业间互相担保情况较多,一家企业出现问题后,原本是前景很好的其它企业可能也因此受到牵连,真是有苦说不出。”

“有的企业产品其实市场销路很好,但因为资金链断裂,银行也没有新增资金支持,想转型更难,只能是勉强活着,死也死不了。”钟鸣认为,产能过剩与“僵尸企业”本就是两个概念,不能一刀切、不能都避而远之。

什么是“僵尸企业”?汪伟认为,理论上,一般是指自身缺乏造血能力、无望恢复生机、依靠政府补贴或贷款人支持而免于倒闭的企业,但在实际操作评估中如何界定一家企业是不是“僵尸企业”则很复杂。

“判定哪些企业是‘僵尸企业’,无论从资产负债率、清偿能力,还是从停产半年、连年亏损等指标看,都存在一定问题。以钢铁行业为例,如果以年产量多少为标准,判断是否为该关停或整合的小作坊,那么在贵州这样的地区,由于地域特点,大部分厂子规模并不大、产量也很少,难道全都因此列入关停范围?”李世刚说,企业发展原本就是动态的过程,可能当下存在资金问题,过一段时间又能通过自身能力消化掉。工作的重心不应在认定谁是“僵尸企业”,而是怎么去解决这些企业面临的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汪伟认为,对企业而言,这有利于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作用;对金融机构而言,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融资信用风险;对政府部门而言,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培育企业生机活力。短期内,可能会面临一些改革阵痛,但从中长期来看,将促进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生产力有效提升。

“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腾笼换鸟’的过程。”顾威认为,应当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过剩产能和结构调整的“牛鼻子”,摸清底数、政策支持、大力推动。下一步,应继续坚持“一企一策”、对症下药,改造提升一批、盘活重组一批、坚决退出一批,最大限度提升“僵尸企业”处置效率和效益。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