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全覆盖

2018-01-15 09:05:59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统计,沪上高校深度开掘所有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现已形成以思政必修课为核心、数十门“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为骨干、500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1000余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同心圆。

研发和培训融入每门课

“要承担起思政角色,一门课当然也可以报试点,但真正融入还应整建制地在全院进行持续渗透。”二工大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唐纪群告诉记者,从《设计入门》 这样的基础课起,学院就将“优秀设计师”的培养要求贯穿专业教育全程,启发并带领学生在掌握技艺同时也关照社会热点问题、体验中华道德文化,“从视觉传达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这批同学在日常习作中还速写过交通大整治中的交警协管、医患关系敏感期中的医护人员。”全院50多名专任教师,也集体开出《创意·素养》专门课程现身说法,将自身创作实践与境界提升与同学们毫无保留地分享。

上海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更是整体作为“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单位,从散状的不同课程试点走向系统的各个专业试点。“其实,过去也在知识点传授之余传递育人思想,但可能比较无意识,有点朦朦胧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王元,是较早被列为院内试点课程教师之一。在她看来,经过教研教改,文管专业的思政资源和意义大有潜力可挖。例如讲授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一课时,她专门解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国礼“六件套”,从景泰蓝到珐琅器再到漆器,各具民族工艺特色,正如有传统捧盒就是取名“梦和天下”“和合之美”,“学生树立起文化多样性意识,这类似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共同财富,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前提。”

于是,首批覆盖全院12个专业的15门课,已逐步扩展到近200门课,涉及约4000师生。学院党委书记戴冰介绍,学院层面建立起“课程思政”研发中心,并与学校教务处协同对接,从2017级起,在顶层设计时就对专业培养方案作出相应调整,“如此一门课一门课地研发,让专业课育人也更专业”。目前,上海通过市、校两级培训体系,在市级层面研制培训方案、开发培训教材,率先对1000名专业课骨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教师评价和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机制也正将得以调适和映射——不仅知识传授到位,更应价值引导到位。(首席记者 徐瑞哲)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