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亿中等收入人群如何测算
毛盛勇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目前国内对于中等收入群体并没有统一标准,但国际上一些研究机构对此有过界定,其中世界银行提出的相关标准比较通用。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等收入标准为,成年人每天收入在10~100美元之间,也即年收入3650~36500美元。按照美元与人民币1∶7的保守汇率计算,世界银行中等收入标准为2.5万~25万元人民币。毛盛勇强调,不论是以汇率还是以购买力平价测算,这个标准都不影响中国已经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的判断。
他以2016年的国家统计局数据说明:按全国居民五等份(人数各占20%)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529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9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0924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0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9259元。
显然,中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合计40%的人口落入了世界银行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即使在高收入组内部把25万元以上群体扩大到10%,所剩下的10%的人口加上中高收入组的20%人口,合计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也达到30%。
此前,据瑞士信贷研究中心研究,全球大约有10.5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其中中国占比接近35%,也即3.7亿中等收入群体。毛盛勇认为,这个数据与中国实际情况也大致相符。
五重因素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对于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的原因,受访专家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这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至少可以归结为五大推动力量。
一是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毛盛勇看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世界经济不断调整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虽从以往的两位数增长换挡为中高速增长,但年均7.1%的增速放眼全球也属于高增长。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为54万亿元,到2016年提升到74.7万亿元,2017年估计超过82万亿元。
原标题:最近,一篇台湾学者的旧文又火了。。。。。。近日,一篇原载于台湾《海峡评论》1991年第2期,后被收入何新编著的《为中国声辩》一书的文章,在微信平台上突然再度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