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美籍华人陈海珠的生命之舟驶进了此前从未到过的地方——山西长治沁源县法中乡。募资盖小学,卖掉北京房产办初中、幼儿园,聘请资深校长……18年来,陈海珠(见上图,周亚军摄)和丈夫陈国鋻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用爱的行动感染着农村的孩子,让他们学文化、长德行、健康快乐成长。
缘起——
“哪里需要帮助,我就去哪里”
从太原出发,到武乡下高速,经沁县到沁源,3个多小时后就到了沁源县法中乡冯村博爱学校。1999年,陈海珠和先生陈国鋻来沁源,先要飞过太平洋,再坐一晚上火车,然后换乘六七个小时汽车才能到。有次下大雪,从太原到沁源,他们走走停停竟花了两天两夜。
其实,她本可以去当阔太太。丈夫陈国鋻一年二三十万美元收入,她居住的波特兰又是美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但这里需要我!”陈海珠认真地说:“我们希望给农村的孩子一个快乐安全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懂得如何爱国家、爱自己、爱父母、爱社会。”
2005年,沁源县法中乡冯村博爱学校由陈海珠、陈国鋻及海外相关机构共同投资,在县政府的帮助下成立,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陈海珠任董事长。
实际上,陈海珠与山西并没有什么渊源。这一切还得从一位姓邱的老军医说起。邱老军医本名叫邱士明,山西沁源县韩洪乡石台村人。他早年参加革命,一直对老家心心念念。有一年去美国看女儿,邱老军医跟陈海珠认识了,一次聊天时,邱士明谈及家乡,希望热心公益的陈海珠能帮忙做点事。
“哪里需要帮助,我就去哪里。”陈海珠说,“真的要帮忙,还得去农村。”
崔建刚是沁源县法中乡教办主任,他还记得18年前,陈海珠到了法中乡后立刻给好几个学校修宿舍、改造厕所、搞捐赠。“盖一个建筑物容易,但若没有软件跟进,是没有效果的。”陈海珠说。
就这样,十几万投资慢慢变成了上千万。为了修建初中部,2011年陈海珠还卖掉了北京的房子。“虽然北京没有家了,但可以去旅馆住、去老朋友家住。”陈海珠笑着说,“我本来是一个很平常的家庭主妇,到了这里,觉得这里确实需要我,每一天都过得很幸福。”
坚守——
“开了头,就会有更多人跟上来”
学校的开创者之一、办公室主任张韦告诉记者,教学楼刚建成的时候,水泥地面质量不达标。陈海珠就带领20个老师,自己动手平整地面、抹腻子、刷地漆,足足忙活了一个暑假。“三栋教学楼和食堂的水泥地面都是我们自己干的,陈女士也因此落下了气喘病……”说着,张韦流下了眼泪。
陈海珠喜欢爬山,祖国的大好河山她都爬了个遍。“做公益也和爬山一样,只要你首先做出来了,就会有更多人跟上来。我只是开了个头。”如今,每年至少有300名志愿者来学校支教,其中有许多都来自国外。
爱心收获爱心。走进学校,无论是经过操场、餐厅还是教室,每一个孩子都会跟你挥手打招呼。陈海珠说,学生们每个月都会轮流去养老院做服务,今年感恩节,学校还组织了义卖,筹集的钱为附近村子的老人们买了15个坐便器。
采访的时候,记者还遇到了加拿大籍华人文现权、陆季芬夫妇,他们退休后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便来到了这里。虽然刚认识一天,陈海珠已经为文先生夫妇“不客气”地排了时间表,“来了太客气,他们反倒以后就不愿意来了。文先生做室内设计的,可以帮学校做设计,陆女士带了好多织围巾的毛线,相信这个冬天大家肯定能更温暖啦。”
感恩——
“这里圆了我的中国梦”
圣诞节就在眼前,陈海珠准备回家了。这几年,好几个暑假,学校不是搞装修,就是有志愿者来支教,她都没有回过美国。
丈夫陈国鋻是一名医生,十几年来,他对陈海珠全力支持,眼科诊所的收入全交由她打理。子女们每个月一发薪水,也都会寄给她,有的几千块,有的1000块。
“他们很好,每个月都会拿出薪水的10%做慈善。”陈海珠说,“有一个孩子,10年前,他每个月只给我们一块。现在20多岁了,已经可以一个月给好几百了。献爱心,不是等你有钱了才去做,钱多钱少都是爱心。”
18年的奔波,对家人难免有所亏欠。“兄弟姐妹7个人,我排行老大,但父母全靠弟妹们照顾。”陈海珠流下泪来,“感恩父母的教育,他们总是说,‘天空这么大,想飞多高都可以’……”
今年,陈海珠有一个特殊的礼物要带给家人——厚厚的两大本相册。今年是他们夫妇结婚45周年,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送给他们一张自己家庭的合影,并写下许多温暖的话,“相册带回家,就像带回了一群亲友,上面有我在这里的故事。我很感恩碰上了这么美的地方,这里圆了我的一个梦,也是我的中国梦。”
本报记者 周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