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双十一将至 网购新“玩法”背后有多少“套路”?

2017-11-05 17:11:56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杭州11月5日电 题:“双十一”将至,网购新“玩法”背后有多少“套路”?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张璇 陈晓波

预售、定金膨胀金、满减红包、直降红包……“双十一”将至,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不断翻陈出新。与往年相比,不少“剁手族”直呼“规则更复杂”“数学不够好,真心玩不转”。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背后,消费者到底能有多少实惠?网购可以更安心了吗?

“买买买”,考的不仅是数学

今年的“双十一”,买家不仅要“拼手速”,还要“考脑力”。记者注意到,淘宝官方给出的“双十一”攻略里,促销节期间各种名目的活动就有14种;京东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题购,且多以10至30元定金为主,成1.5至3倍翻倍;苏宁易购的消费者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赚红包……

来自成都的消费者许女士研究促销规则多日。她发现今年一些平台的定金膨胀金要靠抢。“只有在指定时间内前多少名的才有机会翻倍……每年的规则都不同,一个电商平台上就有好几种‘玩法’,数学已经不够用了。”许女士说。

今年已是“双十一”的第9年。浙江大学教授金雪军认为,“双十一”营造了国内一年一度的“消费狂欢”,其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到全球。但在国内市场,其中违法违规行为多有发生,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破坏了网购的生态环境,需要“剁手族”们擦亮眼睛。

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于近日公布的统计显示,“双十一”后一个月内是消费投诉高峰期,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同比上年增长18.60%,2016年同比上年增长26.27%。

  新“玩法”背后有哪些老“套路”?

假冒伪劣、虚标原价、刷单炒信、误导宣传……这些都是往年“双11”常见的“骗局”,今年又有哪些“套路”需要额外注意呢?

——预售模式“坑”不少,规则不清“陷阱”多。预售模式出现,较好地解决了“双十一”当天由于流量过大导致的系统瘫痪,同时也给商家更加精准的销售预估,库存准备。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可能会遭遇“定金”和“订金”的问题,一般来说定金不退,订金能退,各平台对于“双十一”规则的设置应当公开、透明,并且有特殊说明,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线上线下同款商品,质量却不一样。很多网友有疑问,为何网上买的纸巾薄很多,同品牌的羊毛衫羊毛含量少很多?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一些品牌的货品在“线上线下”仍未完全打通,就存在电商专供款,“价低降质”。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电商专供”商品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赠品不能享受常规售后服务。不少网友都买过“买一赠一”的商品,例如买冰箱送电饭煲,然而电饭煲坏了却被回复赠品无保修。

浙江政法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巫琼妮表示,《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明确,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者在促销活动中销售、附赠的商品,应符合《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不得销售、附赠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不得因促销降低商品质量。附赠的商品,也应根据相关规定提供“三包”服务。

——先涨后打折成“潜规则”。广东一位卖家告诉记者,为制造低价,不少商家会采取先涨价后降价的方式。比如,某款女装平时的网络售价为200元,标示原价为300元,在“双十一”前商家突然将原价标示为390元,活动为打五折,实际销售价格为195元,比平常售价只低5元。

曹磊同时提醒,“双十一”等电商大促期间往往是网络诈骗活跃期,各类诈骗如钓鱼木马、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秒杀诈骗等层出不穷。消费者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并避免贪小失大。

  打假在行动,网购陷阱需提防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执法司下发《关于开展“双十一”消费品电商领域执法打假集中行动的通知》,决定从10月25日至11月15日在全国开展“双十一”消费品电商领域执法打假集中行动。

针对网购仍存在防不胜防的消费陷阱,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助理研究员周辉建议,在“双十一”这样的促销节点,消费者需特别注意网购过程中的流程和细则。如果遇到网购商品或服务质量等问题,可通过协商、寻求工商部门或其他第三方维权机构帮助,遇到网购欺诈的应及时举报维权。

各地消费者协会也适时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网购陷阱。山西省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消费者协会搭建了电商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平台,并逐步与全国各级消协对接。消费者如果在网购过程中遇到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可以直接向当地消协投诉,并通过维权绿色通道平台解决消费纠纷。

一些专家认为,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环境,一些平台的自律也逐步跟上,消费者素养不断提高,消费逐渐回归理性,多重因素促使网购环境已开始向好。同时,治理网购乱象仍需政府相关部门、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在做大“增量”的同时,还要不断“提质”。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