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同款商品,质量却不一样。很多网友有疑问,为何网上买的纸巾薄很多,同品牌的羊毛衫羊毛含量少很多?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一些品牌的货品在“线上线下”仍未完全打通,就存在电商专供款,“价低降质”。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电商专供”商品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赠品不能享受常规售后服务。不少网友都买过“买一赠一”的商品,例如买冰箱送电饭煲,然而电饭煲坏了却被回复赠品无保修。
浙江政法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巫琼妮表示,《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明确,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者在促销活动中销售、附赠的商品,应符合《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不得销售、附赠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不得因促销降低商品质量。附赠的商品,也应根据相关规定提供“三包”服务。
——先涨后打折成“潜规则”。广东一位卖家告诉记者,为制造低价,不少商家会采取先涨价后降价的方式。比如,某款女装平时的网络售价为200元,标示原价为300元,在“双十一”前商家突然将原价标示为390元,活动为打五折,实际销售价格为195元,比平常售价只低5元。
曹磊同时提醒,“双十一”等电商大促期间往往是网络诈骗活跃期,各类诈骗如钓鱼木马、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秒杀诈骗等层出不穷。消费者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并避免贪小失大。
打假在行动,网购陷阱需提防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执法司下发《关于开展“双十一”消费品电商领域执法打假集中行动的通知》,决定从10月25日至11月15日在全国开展“双十一”消费品电商领域执法打假集中行动。
针对网购仍存在防不胜防的消费陷阱,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助理研究员周辉建议,在“双十一”这样的促销节点,消费者需特别注意网购过程中的流程和细则。如果遇到网购商品或服务质量等问题,可通过协商、寻求工商部门或其他第三方维权机构帮助,遇到网购欺诈的应及时举报维权。
各地消费者协会也适时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网购陷阱。山西省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消费者协会搭建了电商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平台,并逐步与全国各级消协对接。消费者如果在网购过程中遇到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可以直接向当地消协投诉,并通过维权绿色通道平台解决消费纠纷。
一些专家认为,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环境,一些平台的自律也逐步跟上,消费者素养不断提高,消费逐渐回归理性,多重因素促使网购环境已开始向好。同时,治理网购乱象仍需政府相关部门、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在做大“增量”的同时,还要不断“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