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他受邀参加重点项目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新乡棚户区改造项目投标,中标承接了单项合同额近3亿元的工程项目。李江福对该项目十分重视,将工程质量定为全部达到省优质工程的目标。为了让住户放心,他专门在施工现场建立了一个占地面积达500平方米的样板展示区,将工程从基础开始到最终装修安装中的每一个构件做法、每一道操作工序,包括构件内部钢筋的构造做法都一一进行同步展示,接受用户监督。一些户主看后感叹道:“我们以前只知道住房子,但不知道房子是怎么盖起来的,更不知道墙体和柱子里面的结构是什么样的,老担心楼房不结实,能不能抗地震,看了这个工地的样板展示,我们彻底放心了。” 由于重视工程质量及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成为新乡市的样板与典范。省、市里领导到施工现场及样板展示区视察后也感到十分震撼,对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和现场管理大加赞扬,要求在全省进行推广和学习。
从最初的中州铝厂做工程开始,李江福对工人的工资都是按时发放。无论情况多么特殊,从未拖欠,最迟在当年春节前要将所有工资发到每一个工人手中。
1998年,李江福的项目部在三门峡施工。由于建设方拨付资金晚,李江福在腊月二十六下午三点多才凑齐了家乡林州工人的工资款。想到工人还要用钱过春节,李江福决定马上动身,把钱送到工人的手中。这时,天空已飘起了鹅毛大雪。害怕大雪封路,李江福催促财务人员上车后就出发了。当时,连霍高速三门峡段还未建成通车,去林州需要走310国道。当车行至渑池至义马的山上时,路上的积雪已有近10公分厚。由于车多路滑,许多车辆挤在了一起,有的车还因打滑掉进了路边的排水沟中。眼看没法前行,李江福将车慢慢靠边停下,下车步行二十多里返回渑池县城去买防滑链,回来给车装上后又继续随车流慢慢挪行。遇到陡坡车轮打滑上不去,就让车上人员下车进行推车,甚至几次将身上的外罩脱下来垫到车轮底下才能上去。他们就这样艰难地走走停停,不到500公里的路程,足足用了两天两夜。腊月二十八下午,他们才到达林州市茶店镇,随后连夜召集民工来领工资。民工们感动地说:“真没想到大雪封路你们还能把工资给我们送来。”
新华社郑州4月17日电 题:淮源“绿变” “碱都”重生——河南桐柏生态发展调查 新华社记者李鹏 淮河从位于河南桐柏县的桐柏山下发源,奔流千里,而且在其源头地下还埋藏着世界罕见的大型天然碱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