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4月29日电(记者桂娟、李文哲)“喝了这么多年茶,还真不知道唐代人是将茶研成末,配上葱姜蒜煮着吃的!”在茶乡河南信阳举办的唐代茶器展上,不少游客观展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正逢第27届信阳茶文化节,《丝情瓷语共茶香——唐代茶器展》27日在信阳博物馆开展。与其他国有博物馆的临展不同,在河南省文物局指导下,本次展览由信阳博物馆与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联合举办,是信阳博物馆首次引进民办博物馆的展览。
作为一家专业化的民办博物馆,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去年9月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这次展览也是河南省国有博物馆与民办博物馆联合举办原创性展览的一次创新实践。”河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康国义说。
据介绍,展览分为丝路瓷韵、茶书问道、禅茶一味、啜茗风物等4个部分,通过展示不同的陶瓷制作技艺、不同器形的茶具及茶文化生活等介绍唐代茶文化。其中,展出的125件套具有中原窑口特色的唐代茶具,均来自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
“信阳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茶叶主产区之一,信阳毛尖举世闻名。能把唐代茶器展带到茶乡,我们感到很荣幸。”河南省民办博物馆协会理事长、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馆长何飞说,茶器承载的不仅是弥久飘香的茶水,更有悠久醇厚的茶文化。
“联合办展有助于让国有与民办博物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康国义表示,将不断鼓励国有与民办博物馆在学术交流、原创性展览等方面以大手拉小手,相互帮扶进行更多的交流创新。
新华社哈尔滨10月30日电(记者董宝森、黄腾)一双双稚嫩的小手抓起陶泥,反复地揉捏,不一会儿,一件件颇具古老气息的陶罐、陶碗被创作出来。 “捏完之后可以放置两天自然风干定型,也可以经过烘烤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