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上海杨浦区打造双创航船 众人划桨没有看客

2017-09-14 13:26:24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上海9月14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唐奇云)全国双创周主会场活动明天将在上海杨浦区长阳创谷启动。创新杨浦引起国内外关注。杨浦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北部,面积60.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万人,具有“三个百年”(百年大学、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的深厚历史底蕴。迈入新世纪以来,杨浦积极发挥科教人才优势,推动区内创业创新主体发展,走出了一条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创新杨浦”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2010年,被科技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区;2015年,被定位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万众创新示范区”;2016年5月,成为全国首批、上海唯一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区域示范基地;同年12月,被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列入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

多年来,杨浦区坚持“三区联动、三城融合”,即全面深化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系统推进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到“十二五”期末,杨浦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1%;科技园区对区域经济贡献比重达到8%;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十一五”期末提高5.1%,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年均增速达18.1%,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年均增速20.2%。

在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中,杨浦秉承“双创航船上,众人划桨没有看客”的建设理念,进一步凸显“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的建设特色,借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双创红利,创新驱动能级和区域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双创成效日益显现。一年来,完成与双创有关的投资总额95.66亿元,同比增长42.2%。目前区域内集聚了包括7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内的科技园区20家;集聚国家 “千人计划”人才190人,约占上海的五分之一。自2015年起连续两届承办全国双创活动周上海分会场活动,选送的原创歌曲《创响中国》当选为全国双创活动周主题歌。在杨浦,打开窗户就能感受到创业创新的温度;来杨浦,走在街上就能闻到空气中充满机遇的气息。“创”字已经成为杨浦独特的商标和品牌,为杨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使杨浦散发出无限的生机和希望。去年底至今年初,中央改革办专项督查组、国务院督查组、国家发改委评估专家组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相继来杨浦调研检查,一致认为杨浦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特色鲜明,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双创航船,众人划桨没有看客

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杨浦建设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高度重视,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杨浦建设双创示范基地的实施方案并正式印发文件。文件明确了基地建设的三个阶段发展目标:到2017年要基本建成高水平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体系和经验;到2018年要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营造更有效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力争到2020年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中走在前列,引领辐射长三角区域的创业创新发展。

围绕这“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杨浦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纽带,联动各类主体,把基地建设作为区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发展的共同机遇。在上海市政府支持下,建立了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市区两级职能部门、相关院校以及其他单位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项目化推进合作落地,着力促进基地共建、难题共克、政策共享、资源共用,促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创客等各类创新主体协作融通,推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表示:双创既是杨浦的重大使命,也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所有区域内单位的共同机遇。双创就像一艘航船,在这艘船上,没有看客,只有同船划桨的人。双创不是自上而下地由政府一手包办,而是区域内各单位、各主体之间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联动,达到共同发展。

区校联动方面,杨浦区委、区政府与复旦、交大、同济等区域内外11所高校签定了合作协议,与相关高校合力打造“一廊、一圈、一谷、一园”(复旦创新走廊、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财大金融谷、上理工太赫兹产业园)等一批双创重点平台。“复旦创新走廊”,将建成产业技术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院和大学生创业联盟、江湾产学研联盟,构建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升级版”,将全力推进国际设计一场三期项目建设;“财大金融谷”,重点聚焦互联网金融产业的人才培训、信用服务和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与上海理工大学共同推进太赫兹国际协同创新研发平台项目,建设“太赫兹工程院和产业园”。区企联动方面,杨浦与中电23所、上海电缆所、上海电控研究所等合作推进物联网科技园、电缆科技园和北斗应用示范工程。

在项目推进中,区域内高校、各类科研院所和大中小科技型企业积极参与双创建设,形成了包括技术转化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创新中心在内的49个双创重点项目。杨浦全力支持复旦类脑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位置网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核心科技领域取得突破的项目加速落地。在国家发改委重点支持下,杨浦加快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上海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等功能平台建设,促进关键技术研发共享和科技中介有效集聚,引领产业升级转型。目前,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在美国波士顿、英国伦敦、加拿大多伦多等地设立分中心。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太赫兹波谱与影像技术产业化平台等项目获得国家双创扶持资金7000万元。

  二、双创街区,要素流动没有围墙

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增强创业创新的发展实效,形成培育产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杨浦结合地区“十三五”规划,在持续推进双创工作中着眼于把握好“面上布局和点上支撑”的关系。根据不同区域双创要素资源禀赋,明确了“西、中、东”创新协调发展新格局。在西部核心区,着力打造“创新经济走廊”。构建以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为核心,以复旦全球创新中心、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大连路总部研发基地为支撑的创新经济走廊。在中部提升区,构筑“创客生态社区”。建设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引进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创客组织和创客领军人才。在东部战略区,建设“滨江国际创新带”。加快推进国际国内创新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集聚,逐步形成科技创新与城市更新融合的典型示范区域。

去年9月,伴随着与7家新入驻孵化器的签约仪式,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沿国定东路街面,全部打开围墙,变身更开放的创业空间。根据上海战略、杨浦部署,实训基地周边将打造杨浦四大创业街区之一的“国定东路创业街区”。为此,作为国定东路中心的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实施打开围墙环境整治工程,沿国定东路街面原来封闭区域全部打开,建设创新走廊;内部空间腾挪,引入新型孵化器,实现更加开放的创业空间。

杨浦积极推动创智天地、国定东路、长阳路、环上海理工四大创业创新街区建设,通过“双创街区”建设,将创业创新植入社区,推动了双创要素在社区的自由流动,既为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活力和动力,又为双创孵化成长提供了低成本、便利化的后勤保障和交流空间,助力区域内大中小企业借力双创走出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根据规划,创智天地街区将依托复旦、财大周边环境,建设创新轴、创客邻里中心,搭建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国定东路街区将以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和腾讯众创空间为中心,围绕国定东路周边1平方公里街区打造60万平方米创业创新载体;长阳路街区将以电力学院、长阳创谷、互联网产业大楼以及11个文创产业园区等为核心,打造创业创新街区;环上海理工街区将围绕军工路北段沿江线,充分挖掘周边老厂房资源,实现转型升级。一直以来,五角场创智天地区域是杨浦、乃至上海的双创地标。从创智天地一个地标延伸到四个街区,杨浦的双创空间走出核心地带,形成矩阵式载体空间布局,更加丰富多样。

三、双创载体,新旧转换没有断档

在老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杨浦区域内遗存了大量老工业基地土地和老厂房资源丰富。通过梳理,土地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存量工业仓储用地共676幅,土地面积约948万平方米。针对这一特点,杨浦提出了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结构转型、以城市更新带动城市建设转型,紧扣“老厂房改造”的历史机遇,打造独特双创生态系统,以达到历史与现实、创新与传承、科技与发展的有机融合,培育创业创新的“热带雨林”。

杨浦以规划引领为基础,推进双创载体扩容和升级中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主体上,促进政府与市场相结合。通过市场机制,引入腾讯众创空间、清华启迪之星、INNOSPACE+等71家、累计15.3万平方米的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市场化的众创空间,吸引各类创业团队千余个。而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则完全由政府建设,为创业者提供零成本创业环境和公益性专业孵化服务,集聚了“创新工场”上海基地、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等一批创业服务机构,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创业创新孵化品牌。

二是建设上,促进新建与改建相结合。结合城市更新推进老厂房资源调整改善,让新的产业、新的元素进来,外表是旧的,但功能和里子都是新的。比如,以近百年历史老工业厂房改造的“长阳创谷”项目,就是与上海电气合作的产物。“长阳创谷”项目利用中国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留存厂房,通过对接整合各方资源,改造成为汇聚创客群落、集聚产业群落、凝聚文化群落和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多元开放、极具特色的双创空间,吸引了摩拜单车、智能云科、英语流利说、启迪之星、创合社区、优客工场等一大批知名双创企业入驻,既有“大象起舞”、又有“蚂蚁雄兵”,成为上海中心城区最具特色的创业创新街区之一。目前,杨浦区域内城市概念园、“互联网+”产业园、凤城巷、腾讯众创空间二期等老厂房改造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未来将形成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的创新生态格局。位于东部战略区的杨浦滨江,丰富的滨江老厂房资源也将通过城市更新,成为建设滨江国际创新带的重要资源,演绎杨浦的“后工业,新百年”。

三是规划上,促进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城市建设有大动脉也有毛细血管,杨浦通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确保重点功能区商办用地出让,为大企业发展留足空间,让大企业顶天立地。比如,推动西门子建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帮助李尔打造全新的亚太区总部及研发中心。耐克、汉高、大陆汽车、AECOM等世界500强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纷纷落户。同时,积极探索保障性产业用地、用房的供给,充分发挥高校集聚的智力优势、老厂房转型的空间优势和双创示范基地的战略优势,让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目前,杨浦已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7000余家,优刻得、悦易网络、新卡说、宝存信息、途顺网络、永辉云创等一批“互联网+”和“四新经济”企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部分已成长为“独角兽”和“隐形冠军”;华之邦、鲁班软件、梅思泰克、有孚网络等一批科技型进入加速成长期,进入上市准备阶段。

四、双创服务,全域全链没有盲区

杨浦对双创的扶持和服务包括孵化、人才、融资、政策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双创企业从初创到成长的全过程全链条。

构建四级创业孵化体系。多年来杨浦区始终探索创新企业孵化模式,不断完善创业创新机制和手段,形成了有杨浦特色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在创业孵化的基础上,服务链前伸、后移,构建了“创业前-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四级创业孵化体系,许多模式和做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特别是创业苗圃为国内首创,为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提供零成本创业平台,为“种苗”(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3至6个月全程跟踪孵育服务,让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尝试创业、感受创业。同时,形成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科技园区、公共实训基地、街镇创业园区及各类众创空间“五位一体”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为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创业创新企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支撑。

短短几年间成长为国内顶尖的IaaS(基础云计算)服务商的上海优刻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UCloud)创始人季昕华是一名互联网安全专家,在华为、腾讯、盛大转了一圈后,选择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创业,也选择在公共实训基地实现从“技术控”转型成“老板”。面对公司迅速扩张带来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共性问题,创业者实训基地提供了“批处理”服务,开班帮助创业企业培训相关从业人员,企业人事、行政背后有“靠山”,遇到问题也有了咨询渠道。杨浦区不同层面的创业服务,让企业找到了归属感,并且能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时刻准确有效地推上一把。

加大双创人才服务力度。杨浦持续深入开展区域“3310”引才计划和“4+4”(即人才+项目、创新+创业、资金+基金、一站式+个性化)人才工作模式,并发布实施双创人才政策“新十六条”,涵盖专项支持、政策激励、培养平台和综合配套服务等,进一步优化引才育才环境。开展大众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暨首届“杨浦创业之星”大赛,在近1200个双创项目中评选出120名创业之星,培育了优刻得创始人季昕华、英语流利说创始人王翌、新眼光创始人汤德林等一批双创领军人物。

2013年5月,经同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已经在杨浦创业有成的清华同班同学顾晶介绍,王翌来到杨浦,将上海流利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注册成立地点选在了复旦科技园。在杨浦区的支持下,王翌申请到了“3310”计划A类扶持待遇。有两个孩子的他,住进了三室一厅的人才公寓,每月租金仅2000元。没有后顾之忧的王翌和他的团队不断打磨产品,到年底英语流利说App荣获苹果商店“年度精选”、“App Store精华”。2017年的流利说已经发展为中国领先的“AI+教育”公司,并于2月起实现规模化变现。流利说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国人英语语音数据库,注册用户数超过4500万人,付费用户近60万,成为国内领先的英语学习App和最活跃的语言学习社区。2017年年底,在杨浦区的支持下,飞速发展的流利说将整体搬迁至长阳创谷园区,向着国际一流智能教育集团的目标继续迈进。

借力市场扩大双创融资服务力度。杨浦区围绕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科技金融功能区”,全面服务中小企业的目标,不断丰富和完善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支持。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成果转化基金首期募集资金100亿元、上海双创孵化母基金20亿元及管理公司均落户杨浦,并通过母基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支持杨浦双创,累计吸引集聚各类投资基金规模300亿元。与多家银行合作,率先试点“贷投联动-双创贷”、“科创保”“挂牌无忧贷”等融资产品,并探索政府、银行、企业风险共担的“双创”融资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受益面。

不断优化双创政策服务。以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和全面创新改革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契机,优化整合创业、产业、融资、人才等政策,将创新突破与系统集成相结合,有效释放“制度红利”。公安部支持科创双创出入境政策“新十条”在杨浦迅速落地,破解了海外双创人才出入境不便利难题;积极探索互联网与传统政府管理方式创新融合,落实“先照后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的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推广“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推出“税立方”税收服务机制,为双创企业提供精准支持,帮助上理工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备案,成为全国首个科技成果转化递延缴纳个税的案例。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