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9月8日电(吴文华)庆祝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暨2017·中国教师发展论坛7日在湖北武汉闭幕。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教师队伍建设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这一主题,通过主题发言、专题演讲和分论坛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交流,并形成一系列成果。
教师教育和教育管理制度如何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宋萑认为,教师教育应注重培养教师在教育现场做出专业的判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培训。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主任张蓉认为进行教师教育时,还应注意国际理解素养的灌输,这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全球视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巡视员李源田则强调,教师培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他认为教师培训要和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事业发展及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联系在一起。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教授胡艳则对存在多年的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组织提出质疑。他表示应建立一种完全平等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一种平等、互信,相互依赖、相互扶持的协助性的学习组织。传统的由上面制定目标任务、提出要求计划的教学研究组织需要改变。
信息化时代教育模式和教师职能应当转变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谢幼如提出,应把互联网作为一种创新的要素,对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一个新的教育生态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说到,科技不会取代教师,但是会使用科技的教师可以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信息化时代教师的工作重心将会发生转移,教师只有不断适应数字化发展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研部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柯政则进一步表示,信息化时代的在线教学是传统教学的升级版,老师的作用不在于传递知识,而是督促、激励学生学习。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左明章总结到,信息化给予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多方面支持,至少可以从资源供给、工具平台、活动支持和数据分析四方面发力。
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应予以重视
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提到,教育是乡村发展的基石,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没有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针对当前乡村教育的不足,陈时见提出,应建立以乡村学校为中心的乡村社会,使乡村学校真正成为乡村的灵魂,赋予乡村学校灵动性,减少乡村教师的隔离感和孤独感;应建设乡村教师队伍,加快培养信守乡村志向、融入乡村生活、造福乡村孩子本土化、专业化乡村教师队伍,构建符合乡村教育特点的乡村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景斌也对乡村教育予以关注。她提出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时,各部门之间要协调,区、乡村学校和大学要联动。
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赵明仁基于对西北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状况的研究考察,呼吁应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先补充农村幼儿教师,为学前教师提供高质量的进修和培训机会。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蔡达峰对本届教师发展论坛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为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民进将坚持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优良传统,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一如既往地为国家发展、教师发展服务,继续办好中国教师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