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度不高,首因是“设施不全”
那么,对个人而言,将垃圾进行分类感觉最困难的是什么?在列出的6个选项中,“分类设施不齐全”以28.2%的比例排在首位。受访者傅先生说:他居住的小区是个大型社区,有2700余户住户,绝大部分楼栋是高层。相邻两栋楼的大门口,各放一个垃圾桶,一个写“湿垃圾”,另一个写“干垃圾”,垃圾桶每天有专人早晚各收一次。若严格按照标注扔垃圾的话根本扔不下,特别是湿垃圾桶;而有害垃圾没有设置专门扔的地方。另外,即便是按照标注来扔,收垃圾时也都统统混装在一辆平板车上拉走,等于白分,“这样标注的垃圾桶,就是个摆设。”傅先生如是说。除了“分类设施不齐全”外,还有人认为困难在于特殊种类垃圾没有专门回收点、不清楚分类标准;还有的则从主观上找原因,认为自己“太懒了”,也有认为是“习惯使然,长久以来都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
不会区分垃圾,直接导致参与度低
依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垃圾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第二类是易腐垃圾,包括食堂、宾馆、饭店等产生的餐厨垃圾,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第三类是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应该说,《方案》对垃圾如何分类的描述是很清晰的。可还是有不少人“傻傻分不清”。数据显示,有超半数达51.8%的受访者认为“太复杂了,头晕”。至于原因,有认为“宣传不够广泛的”;也有认为“只重宣传,不重视具体的讲解与实演,社区在这方面工作不够”;还有人觉得“有些垃圾难以界定到底属于哪一类”……
调查列举了几类常见垃圾,请受访者选出有害垃圾。列出的选项有:废电池、废塑料、过期药品、废弃油漆桶、废弃灯管、玻璃瓶六项,依据《方案》,这六项中,除了玻璃瓶属于第三类可回收物,其余均为有害垃圾。可结果显示,选择准确率并不高。即便是废电池,选择正确的也只有91.2%;而对废塑料、过期药品、废弃油漆桶和废弃灯管,准确认定其是有害垃圾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54.7%、69.9%、71.9%和63.2%; 对于可回收的玻璃瓶,依然有23.8%的受访者将其划归有害垃圾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