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族伦理的重视,产生对祖先的崇拜,因此,扫墓祭祀慢慢代替春游、踏青等成为清明节文化的主体,但扫墓亦有规矩,高巍说:“作为民俗,扫墓一般都在清明前后,有些地方只能在清明前十天左右,一方面可能是为了不耽误农时,一方面,清明那一天,是出家人扫墓的时间。”
重建乡土社会
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快速的城市化消解了乡土社会,传统的家庭结构也随之解体,清明节的文化习俗,离人们越来越远。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晓明说,“历史上很多有意思的习俗都慢慢消失了,比如上巳节的水边沐浴,也被称为最早的情人节,但现代人哪儿有那么多的浪漫情怀呢?所以清明的习俗,几乎就剩下了简单的扫墓,就好像春节的习俗,只剩下吃个团圆饭一样”。
为什么传统的节日文化一再衰落?张晓明认为,“文化需要存在的氛围和基础,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都和大家族的结构有关,那些风俗不仅是一种仪式,也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依托。现在变成小家庭了,连家庭之间的传承都快不能延续了,更不用说节日文化了。另外,传统的节日文化也和乡土生活有关,当乡土社会消退,它们也就无所依附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多,传统的节日文化,是否能让人的精神更加富足?张晓明说:“转型时代,哪些东西可以让人的灵魂归附,什么才能让人们找到生命的依托和生活的意义,这是极其重要的问题,但也是没有答案的问题。我们不再按照传统的方式生活,自然也不能照搬传统的文化,但又该如何让我们的文化也一起更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