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妨看看2015年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隔空舌战日本驻英大使。在BBC主持人向刘晓明的提问过程,10多分钟内,双方共有近30个问答来回。刘晓明往往回答了几句话就给主持人打断,要么是继续追问,要么是转换话题,没有空档期。而刘晓明的回答也直截了当,“你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
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对抗,与国内“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的官方回答方式相比,对于外交官的要求,显然不能同日而语。
一定有人会问,主持人的提问在直播访谈前是否会和中国外交官沟通?其实,对于西方观众想知道什么以及主持人大致的提问方向,中国外交官也是心知肚明。因此,中国外交官会根据舆情研判,在上直播前做好准备工作。
不仅如此,一些有经验的外交官也会适时抛出“彩蛋”。比如,刘晓明在与驻日大使的隔空“交锋”中,使用了英国民众耳熟能详的“伏地魔”来形容日本军国主义;而在习近平访美之前,崔天凯大使特意向媒体透露,中国领导人此访会带来“惊喜”,但又没透露具体内容,这种犹抱琵琶的方式,吊足了媒体的胃口。
可见,虽然一个傅莹离开外交一线,但越来越多的中国外交官站了起来,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