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工商总局通报巡视整改:纠正照顾性提拔做法(3)

2016-08-27 14:40:11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参与评论()人

2.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一是加强执纪问责。严肃处理商标注册证用纸断供事件,对9名相关干部进行了问责,分别给予了行政警告、行政记过、行政记大过处分和诫勉谈话的组织处理,相关单位分别向总局党组作出了书面检查,及时调整了相关司局领导班子。对个别干部为违纪人员藏匿贵重物品问题,在2015年11月依纪处理的基础上,又召开支部大会、支委会,对其严肃批评和帮助教育,本人向总局党组作出深刻书面检查。巡视反馈的总局一家直属单位在哈尔滨召开会议期间组织公款宴请、公款旅游且存在不如实向组织说明情况的问题,决定给予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巡视反馈有的直属单位动用公款购买白酒的领用清单被人为销毁问题,决定给予该单位时任主要领导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二是完善制度规定。制定了《工商总局机关纪委办理信访举报工作规范(试行)》,对函询和谈话等工作进行了规范,在总局网站公布了机关纪委举报电话,强化机关纪委监督执纪力度,规范执纪行为。三是加强日常监督。进一步加大对总局机关工作人员廉洁自律的监督检查力度,开展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亲属经商办企业报告及说明工作,按3%的比例抽查66人,督促工作人员持续增强廉政意识、自律意识,自觉执行党纪政纪及各项规章制度。

3.形成监督检查合力。出台了《工商总局党组 中央纪委驻总局纪检组关于共同建立健全管党治党工作机制的办法》,就总局党组与纪检组的工作联系与配合、相互通报重要情况、协助开展巡视工作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建立健全了职责分明、流程规范、协同高效的管党治党工作机制。针对巡视反馈的内审部门与驻总局纪检组、机关纪委对发现的问题互不通报,未形成工作合力问题,修订完善了《总局内部审计管理办法》,明确内审组织领导、适用范围、程序规定和结果运用,建立内审机构与驻总局纪检组、机关纪委的沟通协调机制。

4.加强警示教育。发挥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共开展了32起案例的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防线。将总局5家直属单位负责人违规违纪问题向全体干部通报,引以为戒。扩大孙鸿志案件的警示教育面,向机关各司局、直属单位全体干部印发孙鸿志案件的通报及他本人的忏悔录等有关材料,机关各司局和直属单位以支部为单位组织讨论,深刻吸取教训。待此案经法院判决后,针对有关违法犯罪事实,再进一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三)扎实推进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1.加强商事制度改革的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今年召开了两次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商事制度改革组专题会议,深入研究深化改革中有关问题,并组织13个成员单位联合开展商事制度改革调研、督查工作。积极配合起草并严格落实《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2016年10月1日前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积极推进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整合工作,确保按国务院要求于2016年12月1日全面实施。出台了《工商总局关于调整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的通知》《关于商请提供涉及注册资本登记改革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情况的函》等文件。积极稳妥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企业名称登记改革试点,年底前提出名称登记管理法规修订工作建议。积极推动各地进一步放宽住所登记条件。10月召开全国企业登记窗口服务经验交流会议,推动提升窗口服务水平。11月30日前出台全国性简易注销登记规范指导意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