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媒体人猝死 地铁急救被指不专业(4)

2016-07-01 02:40:09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肥刀”金波从此天涯

电饭锅的电还没有关,最后一道菜还没做好。

6月29日18时许,金波下班。18时47分,他到达芍药居地铁站时,与妻子邓艳通了电话。

“他让我做菜,说半个小时就到家。”邓艳估摸着时间,做好一道带鱼,又做了一道丝瓜肉末汤。炒到第三个菜时,接到了丈夫在地铁站晕倒的消息。

目击者介绍,当天19时30分许,金波晕倒在呼家楼站开往潞城方向的站台,随后失去意识。两名女乘客上前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随后,一名自称是急救医生的外国女子参与救治,按压其胸部。

20分钟后,金波好友吴学文作为第一个亲友赶到现场,当时金波的状态已经不佳,“躺在地上不动,身边有一堆带血的棉球,很多乘客围着。”

随后,20时许,金波被送往距离地铁站约一公里外的朝阳医院抢救。朝阳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送到医院时,金波已没有生命体征,属于突发性心脏病猝死。

他是天涯社区副主编,年仅34岁。

伊文

伊文,是金波更为网友熟知的名字。

有天涯网友发帖称,2006年1月,天涯年会,每个去的网友都想认识的一个人,是伊文。“那时他刚到天涯广州做编辑,做的是社会板块,面对的是蒙冤无助 的弱小和专横跋扈的不公,有爱有义。也许这不重要,但重要的是一下就坚持了十年,不仅仅是为了工作”。他的好友吴雄杰说,刚开始工作时,金波的社交不多, 他的圈子就是天涯的圈子,生活就是天涯的生活。每天不在办公室加班,就在宿舍谈天涯,忧国忧民,高谈阔论。

十年来,从华南虎到邓玉娇事件,再到魏则西和雷洋事件,金波都不曾“失声”。

2011年,网友风之末端与金波初次见面,聊得十分投缘。“金波是那种嫉恶如仇的人,对很多丑恶的社会现象甚至都有点像愤青了。”风之末端说,但因从事 网络,金波对各种观点都十分包容,能和任何观点的人交朋友,颇有古人之风。对于工作本身也是兢兢业业,无论现实中还是网络上。

就在他去世的当天,一大早,金波就在群里要求贴前一天的数据,整理当天的爆料帖。下班前,还聊了新的工作安排。“没想到再次看到他的消息,却是病逝。”

  肥刀

肥刀,是金波的微信昵称。大明说,从这个别号,可见金波的幽默性格。

大明回忆与金波的第一次见面,“我去天涯北京分公司面试,那天下着大雨,我被领进一间会议室等候。没过多久,就见一个穿着深色牛仔裤、黑色T恤、光着脑袋的人走进来。他右手摸一下后脑勺,左手握着一个手机,咧嘴一笑,对我说:大明是吧,我是金波,今天我给你面试。”

同事们经常亲昵地称他刀刀或者刀哥。另一名同事回忆,在一次借耳机时,刀刀到他旁边拍了一下他后背,“欣然拿走了耳机”。然后一来二去就混熟了,一口一个刀刀,像哥们一样。

好友吴雄杰说,金波性格随和随性,朋友众多。他回忆,金波与他通电话时,打听一个离职同事的信息。“很关心那个同事的发展,尽管那个同事可能跟他交集也不是太多。”吴雄杰说,这就像他的为人,表面上看起来是刚毅木讷,内心却很柔软。

金波也是家中脾气最好的人,邓艳说,结婚以来,不管遇到多大的矛盾,丈夫一向性格平和,两人也吵不起架来。她最喜欢听学哲学丈夫给自己讲道理,“再复杂的事情,他都能解释得清清楚楚,我经常笑他嘴贫。”

  才子

才子金波不抽烟,不酗酒,不爱打牌,也不舍得花钱买衣服,却经常熬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