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基于卫星通信、遥感、导航定位等空间基础设施,中国航天已经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用体系。国内多个导航地图供应商已经切换为北斗优先定位,日均使用量超过了6000亿次。
利用风云卫星开展的台风、暴雨、沙尘等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在应对极端气候事件、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天边”到“身边”,如今,卫星应用已经跟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探访“造星工厂”
从半年1颗到20天1颗
随着卫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卫星市场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以往,一颗卫星的生产最少需要半年以上时间,这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那怎么提高卫星的生产能力呢?我国卫星研制的主要单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就通过创新设计、流水线制造,把原来6个月的卫星生产周期,压缩到了20天出头。怎么做到的,一起去“造星工厂”里看一看↓↓
在位于天津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卫星柔性智能生产线现场,记者发现,近4000平方米的厂区内很少有工人,只有配送小车来回穿梭,不同型号的机械臂在灵巧地装配卫星零部件。
在这里,卫星的加工被分成了13个生产站点。“智能”是这条生产线最显著的特点。
航天科技集团杨闻:这是整个产线相当于来料的第一步。当我们的站点有了任务需求,它会叫料。备料开始了以后就按照工序的要求,将物料先齐备、放好。就好比做菜的时候,先要买菜,买完菜以后切好,甚至有些菜要先腌上。在这里先准备好,之后站点正式开工,就把物料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