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年轻人婚礼主角意识增强,“三无婚礼”同样精彩

原标题:“三无婚礼”同样精彩

最近,自媒体博主阿康(网名)发布的一条标题为《婚礼哪些仪式可以取消?我:全部取消》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火爆,目前已有260多万次的播放量、5400多条弹幕和3600多条评论。视频记录了阿康和女友班班为自己举办的一场“三无婚礼”(通常指无车队、无接亲、无伴郎伴娘),甚至二人连钻戒也没有,因为“我不喜欢千篇一律的流程,班班不喜欢煽情催泪的仪式。”阿康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未来也不打算去补婚纱照等流程,倒是可以在婚后旅行的时候创作一番,再拍个视频。

“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婚礼!婚礼本来就是双方开心地举办庆祝,而不是作秀走场的形式需要”“有意义!一定要推广极简婚礼,杜绝大摆大办奢靡浪费”“快乐有了,家人朋友关系也拉近了,钱也省了,也没那么繁琐和劳累,挺好的”……视频评论区中,网友纷纷为阿康二人的做法点赞并献上祝福,更是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三无婚礼”经历及婚恋观念等,并普遍认为“三无婚礼”同样很精彩。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近期对1251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4%的受访青年支持举办极简婚礼,63.4%的受访青年认为极简婚礼应取消婚闹等不良习俗。新时代的年轻人对婚礼有了许多观念上的转变。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婚庆服务与管理教研室主任黄晓强认为,这些变化体现在对婚礼形式和内容的重新审视以及对传统婚礼习俗的挑战,如抵制天价彩礼、拒绝婚闹,追求简约和个性化的婚礼等。

年轻人的婚礼主角意识增强

“三无婚礼”的流行被许多年轻人认为是追求个性化和自由的体现,他们将自己的创意和爱意融入其中,丰富“三无婚礼”的内容,使其既简约又不失个性和浪漫,玩出新“花样”。

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的孟祥瑜和陈柏霖就是如此,不仅参加了由校团委主办的研究生毕业集体婚礼,还邀请三十多位共同好友参加他们的“轰趴婚礼”,一起吃喜欢的食物、聊喜欢的话题,玩飞盘之类的集体游戏。

孟祥瑜提到,二人定情于学校,在集体婚礼中穿着礼服、伴着音乐缓缓起舞,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祝福,并领取学校向新人赠予的饱含北理工人共同回忆的、同时寓意着“一锤定情”的精工锤,是为在校园内留下最纯真美好的回忆,而在京郊优美的自然风光中叫上好友聚会,是为了借机感谢朋友们对二人感情的见证,感受属于年轻人的自由欢乐。

“大家玩得超级开心,很轻松、很快乐,不会像传统仪式那样和大家有距离感,朋友们参与度也很高。总之是很满意自己的选择!”孟祥瑜说,他们特意将轰趴婚礼中的仪式简化并选在了傍晚,可以不用像传统婚礼那样早早起床准备复杂的婚宴流程,“毕竟婚礼并非结果,而是一个值得享受的过程。”

我国传统婚礼中一些常见的步骤包括:提亲、订婚选日子、迎亲、过门、拜堂、宴客、闹洞房、回门等,而今许多传统仪式被简化或以新的形式呈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年轻人的口味。比如随着对性别平等和简约婚礼的追求,一些新人选择省略提亲和高额彩礼的环节,还有秉着节约理念的新人可能会选择省略订婚仪式,直接举行婚礼等。

据天津市北辰区非遗传承文化促进中心副秘书长李靖介绍,除了常见的集体婚礼、主题婚礼、目的地婚礼外,目前备受年轻人青睐的“国潮风”也与婚礼进行了“混搭”,不少人结合传统服饰、特色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举办了富有文化底蕴的非遗婚礼。他对此非常高兴,表示这对于他们非遗手工艺人来说,是巨大的鼓舞和前进的动力。

通过这些创新的方式,年轻人使“三无婚礼”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同时也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重要的是,无论选择哪种形式,婚礼都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快乐和祝福的场合。”黄晓强指出,年轻人的婚礼主角意识增强,更加强调“我的婚礼,我做主”的观念,“他们希望婚礼能够真正体现自己的意愿和风格,而不是仅仅满足家人或社会的传统期待。”

更重经济、环保的婚礼价值观

蓝天白云、椰林沙滩,伴着清爽的海风与翻腾的浪花,90后小伙儿刘洋前段时间在海南某个游客罕至的海边礼堂内,举行了婚礼。他和妻子都是北京人,因为工作繁忙,婚庆公司的“大包大揽”让两人都“松了口气”,直到婚礼前一天才赶去位于海南三亚的婚庆公司门店试穿婚纱,而这样看起来短暂到不可思议的备婚时间,在旅行婚礼里是常态。

“我们更想把钱和时间都花在刀刃上。”刘洋说,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充满爱与感动的旅行婚礼,原本心存疑虑的双方父母,不仅评价很高,还积极向朋友和邻居推荐。据刘洋介绍,他找的婚庆公司是专业做旅行婚礼的,将礼堂装饰、婚纱妆造、新房布置(通常安排新人在星级酒店住宿)、婚纱照拍摄、接机等服务都包含在套餐价格内,即使加上双方父母的机票,这场婚礼的花费林林总总算下来还不到5万元,而传统婚礼中单是宴请宾客的费用就差不多,甚至超越这个价格了。

黄晓强就帮忙“盘”了一笔账:与传统婚礼相比,这样的婚礼更加经济、环保,首先可以省略车队以减少交通开支,其次可以简化接亲等仪式环节,省略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仪式和费用,还减少人力成本,无需伴郎伴娘在妆造和礼物等方面的支出。最后,还可以减少餐饮浪费。

倡导理性和经济实惠的婚礼预算、抵制天价彩礼和不必要的奢侈消费,已经成为这届年轻人对婚礼的新态度和价值观。阿康表示,相比花几十万去办一场仪式、办酒席吃饭,不如把钱用在买房子、还房贷等更加实际的用途上,通过视频、艺术表演等创意方式替代传统的环节,不仅能增添婚礼的个性化元素,成本也会大大降低。他婚礼的花销就只有购买几套婚礼礼服、朋友自发拍摄视频的几笔费用,总计在2万元以内。

来自江西南昌的短剧女演员唐诗诗(化名)也谈到,她姐姐和身边好友都算是极简婚礼,婚礼流程不复杂,主要就是和亲朋好友一起吃个饭。唐诗诗说,姐姐觉得婚礼上面所有的花费都不必要,不如用来买房、买车。

据某传统珠宝首饰行业销售透露,近年来,特别是去年,新婚夫妻在他们门店里购买钻石戒指的比例大幅下降,许多人会因为“更保值”的理由将黄金戒指选作婚戒,他就常遇到许多人在选购“三金”“五金”时,干脆将黄金戒指也算进去,而且更偏好工艺费较低、“性价比”较高的类型。

“三无婚礼”得到许多老一辈的支持

目前,老一辈对年轻人推崇的“三无婚礼”持有怎样的态度?记者随机走访了几位家中有儿孙正值谈婚论嫁年纪的老人,发现他们年轻时虽然没有“三无婚礼”一词,但事实上不少相伴到老的夫妻当时也没大操大办,都更看重志趣是否相投、感情是否深厚。

年近90的仇爷爷提到,自己一家三代嫁娶都没有彩礼,所以不需要考虑经济条件,只要孩子喜欢、对方人品好,家里都会给予祝福,并鼓励新人在酒席之外对结婚形式进行创新,认为这是帮助他们创造美好回忆的好方法。

70多岁的何奶奶与常年驻外、从事外交工作的丈夫在二人年轻时就举办了一场简洁难忘的“三无婚礼”,物质方面两人就简单准备了些床品和服装,婚礼结束便各自奔赴工作岗位。在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庭氛围影响下,何奶奶的儿子也成为了一名外交工作者,婚礼也延续了父母的风格:因接到紧急赴外任务,从决定结婚领证到完成只有两桌亲友的小型婚礼只用了不到10天,连夫人结婚的喜服都是一件现找来的红色毛衣。

在何奶奶看来,有了更高远的目标,有了为国奉献的精神,婚姻的形式、物质的需求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平时爱刷短视频的她还主动提供了旅行结婚的方案,认为这种新颖的婚礼形式,成本较低且能亲近大自然,非常适合现在的年轻人。

对于旅行结婚、非遗婚礼这类有创意的婚礼形式,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许奶奶也表示,只要孩子们经济条件和时间允许,她非常愿意借此机会让他们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体验一些平时感受不到的乐趣和氛围。

最近,许奶奶的女儿即将成婚,家人们对于婚礼形式产生些分歧。许奶奶提到,女儿女婿想要一切从简,打算领证后一家人吃顿饭就行。她很认可女儿的计划,但是许奶奶的丈夫更想好好热闹一场,最终,“为了不给孩子们增加压力,我俩商量后决定折中,让我家老头子出钱办个小范围的酒席。”

关于女儿婚前的准备,许奶奶表示自己没有干预太多,“小两口结婚是为了与合适的人生活在一起,而且两人也都有些经济基础,他们自己没有要彩礼的想法,我们也很支持。女儿会多考虑一些现实问题,毕竟结婚后生孩子、养孩子都是很大的开销。”

阿康的岳父母对彩礼的想法也类似。阿康坦白,经过岳父母的同意,他只是“象征性地出了一点钱”,之后岳父母把这笔钱又全部返还给了他。

对于当前热议的彩礼问题,“高额彩礼并不能保障婚姻稳定,相反,过分重视彩礼金额、忽略感情基础反而给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埋下隐患。”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立文提到,从司法实践看,大量超出家庭正常开支的彩礼成为很多家庭的沉重负担,在婚龄较短的情况下,此种不平衡尤为凸显,进而导致矛盾激化、彩礼纠纷数量增多。

2021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提出治理高额彩礼,各地“移风易俗、整治高额彩礼”相关的行动也在进行,涉彩礼纠纷的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据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律师贾丹琦介绍,今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针对彩礼认定范围、归还原则及程序等予以规范,使得婚姻的时长、子女的存在以及彩礼的去向,都成为了判定彩礼归属的重要标尺,为我国彩礼司法办案实践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黄晓强认为,推行婚礼新风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他建议,高校开设婚恋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包括婚恋关系、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如何构建健康的婚姻价值体系等,帮助学生更懂爱,提高他们识别爱、表达爱、维护爱的能力,在婚恋的最好时机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这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婚恋观念、提升情感交流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婉见习记者李思实习生慕容菲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