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疫情下的农民工归乡,短暂停留还是长期回流?(5)

如李铁所说,农民工流动半径逐渐减小是近十年一个普遍性的趋势。《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从2010年开始,跨省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占全国农民工的比例从31.36%不断下滑。从2015年开始,跨省农民工的总数更是开始出现下降,2015年-2021年下降了615万人。

结合已有研究和调研工作,在多位研究者看来,农民工选择回流是长期和短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产业升级与迁徙

作为广西一位负责农民工工作的政府人士,李泉(化名)长期接触大量前往广东务工的广西农民工。多方位提升不同年龄层农民工的技能素质,成为李泉近些年服务农民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李泉介绍,每一年广西政府会拿出一大笔经费多种渠道征集优秀的务工人员,给他们提供免费的线上、线下培训机会,包括电工、钳工、粤菜师傅、美妆等。同时也跟多个人力资源机构对接,给予务工人员点对点的专业培训和岗位供给。

这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李泉说:“对于45岁以上的产业工人,在传统工厂可能已做到师傅级、班长级,因为企业的机械化转型,如果不去学习,就会被产线淘汰。这几年这个矛盾越发突出。现在前往广东务工的广西农民工,45岁以上农民工数量占据了约50%。”

在沿海地区产线更新带来的具体影响上,2016年浙江省经信委员会公布的信息显示,自2013年以来,浙江省机器人代替传统的产业工人数量约200万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将继续扩大。广东2022年公布的信息显示,全省技能人才总量180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02万人,占比33.4%,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人才支撑。

5年前,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就呼吁,在沿海制造业大省,机器人将大量取代普通劳动力,并且将到来的非常快,需要关注这个过程中的人口流动。从数据上看,东部地区吸纳农民工的数据在持续下滑,2015-202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总数下降超1000万,其中相当部分便是受到机器人采用或技术升级的影响。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