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防疫策略下,新冠病毒核酸的合理化监测将是早期发现疫情一个重要的手段,我们必须有监测能力的储备或实际能力,但我必须要强调一份正确的核酸检测报告单的产生涉及到近20个环节,常态化核酸对地方检测能力是个考验。”一位不愿具名的三甲医院检验科主任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从科学性和民生的角度出发,各地在落实常态化核酸检测过程中,应检尽检的周期设置应当更加合理,并进行动态调整,比如低风险区普通人群建议一周一次即可,在此基础上,如有疫情,可以局部增加检测频率,如没有疫情,可以只对高暴露风险行业从业人员适当增加检测频率。
“常态化的核酸检测,要根据当地的疫情防控的需求来决定,绝对不能一刀切。”5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曾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国家卫健委没有要求所有城市都要建立15分钟的核酸采样圈,而是在输入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以及人口千万级城市开展。
医保买单仍需厘清法定职责职能
与此同时,随着各地核酸检测常态化,谁来买单、如何买单也成为业界讨论焦点。
据国家卫健委披露,截至4月中旬我国已完成约115亿人次核酸检测。华创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在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成本估算时指出,结合检测量和单价变化,测算疫情至今核酸费用约3000亿元,其中今年前4个月已花近1500亿元。
记者查询《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发现,“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愿检尽检”所需费用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承担。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之后,对于民众来说,“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均是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