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秦刚:中美应共同管控新兴技术带来的风险(2)

Kim Montgomery:您有30多年的外交经验,曾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礼宾司司长以及与欧洲事务有关的多个职位。科学、技术和创新在您的外交生涯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您能给我们举几个例子吗?

秦刚:在我的外交生涯中,我十分注重将科技交流合作作为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和助力构建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在驻英国期间,我十分关注英国为什么会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出现牛顿和法拉第等一批科学巨匠,并在我的工作中积极推动中英科技交流合作。在中英研究与创新合作伙伴基金(英方称“牛顿基金”)框架下,双方迄今共同资助200余家中英机构,开展了数百个合作项目。

Kim Montgomery:科学外交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利用科学专业知识为外交目标提供信息。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将科学融入对外关系。科学是如何融入中国当代外交活动的?这是如何受到历史的影响的呢?

秦刚: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如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等四大发明。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和为贵”。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中国古代的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476年),有一位伟大的学者——墨子。他积极宣传自己的“兼爱”、“非攻”等理念,投入大量时间研究城池防御技术,目的是阻止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战争。他利用在游戏桌上推演城池防御技术等手段成功说服楚王不再攻打宋国。

当今的中国外交的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我们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在外交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航天领域,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在相互尊重、开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航天领域国际合作。进入到空间站阶段,我们将继续加大在空间站功能拓展、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外航天员联合飞行、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我们面向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征集有意搭载到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实验项目。目前,已遴选出来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后续我们还将适时发布第二轮合作机会公告。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