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他们调停,小摊贩让一步,在离菜店远一点的地方摆摊,可争斗并没有停止,有时候我会发现院墙外有垃圾,却抓不到实锤;又一次墙角多了个破躺椅,我还得给扔走。气愤之下我干脆在墙上贴了条子,禁止门口摆摊,想一了百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可那个河南小伙子依然会来,冲着我尴尬地笑,告诉我他每天也赚不了太多,也就能把租房子的钱解决了。这次经历我体会到了城管的难处,尤其是在文明执法,抱有同情心的情况下,只好自己多做些体力活。
后来是城市美化帮助我彻底解除了困扰。村子边的工厂都迁走了,租住在村庄的人口急剧下降,或许是摆摊再也赚不出房租,小伙子再也不来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更拓宽了道路,可供摆摊的台阶被削去了一大半。再后来疫情之后村子封闭了,只保留了一个进口,流动摊贩更进不来了。但这也阻止不了物价的下降,经由一段疫情高物价之后,激烈的竞争接踵而至,村里又开了一家菜店,复工的人们迅速占位,村子里又恢复了生机。
没有了地摊,生活似乎也一样便利。只是在地摊和店面的空档期,村子里的物价有过那么一段时间的波动,先是菜价涨得离谱,比城里的超市都高,随后又落了下来。这和城市里一样,疫情紧张的时候菜店都关门了,只有大型超市开着,结果那里的蔬菜奇货可居,可过了一段时间小一些的社区超市看到了商机转行卖起了菜,物价又恢复了。
事后我反思起自己对门前摆地摊的态度。在一个约定俗成的大环境中,同样的规则、同样的成本,一个流动摊贩就应该“流动”起来,而不是固定在我的家门口。我这样提供场地,他由流商转为摊商,等于破坏了市场秩序。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摊贩管理是应该从大局出发,建立长远规划的。有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存在即合理”的定式思维里。地摊来了繁荣了经济,地摊没了说明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反正都有其好的一面,其实不然。既然这次地摊经济又被推上了台面,不妨再深入地想一想,究竟这是不是一种好的市场形态呢。
最近,北京市发布信息,重申“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针对市民反应强烈的个别地点出现的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北京城管部门将加强执法检查,依法处理这类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