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判断世界疫情,处于中国早期的情况,世界疫情高峰还未到来,达到中国今天的抗疫效果大约需要两个月时间。算起来到6月。这比我当初预料的衰退要严重得多。
《财经》:中国已经深深嵌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疫情在全球其他国家暴发会增加中国产业面临输入性风险,导致产业链受二次冲击?
姚洋:的确,中国已经深深嵌入到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疫情在全球其他国家的暴发将增加中国产业面临的输入性风险。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内外部冲击,疫情带来的短期经济影响很可能演化为系统性的经济风险。中国疫情初期,制造企业停产,造成产业链断供和内部断链,现在国外疫情持续恶化,全球消费下降,连带着中国的进出口下降,美国、韩国和欧洲等是中国重要的中间产品进口地,这些国家的疫情恶化可能会对中国产业链造成再次的冲击。针对以上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加快推进国内产业链整体复工复产,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国外疫情对中国产业链冲击的评估,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整体复工的思路,发掘产业链配套完善的优势,加大对重点产业环节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我预测,中国全年的出口恐怕是负增长。
《财经》:一季度宏观数据将公布,中国经济受疫情的冲击比较大。您怎么看全年趋势?
姚洋:国内经济在2月、3月受到重创。受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减税降费翘尾、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2020年1月-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中的税收收入均为负增长。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只有35.7%。这是我研究经济学以来看到的最低数据,哪怕只是和1月相比,也掉了14.3个百分点,下降非常严重。一般来讲,这个指数超过50%,说明经济是景气的,反之不景气。由于疫情的人际传播,服务业受损更大,2月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只有30%,比上个月回落23%,比制造业更差。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今年中国经济开局如何?在3月16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1—2月份国民经济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
新华社纽约3月27日电 综述:美股反弹后面临疫情冲击考验 新华社记者刘亚南 兴越 受美联储及美国政府连续出台力度空前的刺激措施等利好因素影响,纽约股市本周周中出现显著反弹行情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陈炜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23日说,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可控的,而且部分影响反映了抗击疫情需要付出的代价,无需放大其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