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长江白鲟灭绝后 下一个从地球上消失的是什么

长江白鲟灭绝后 下一个从地球上消失的是什么
2020-01-11 00:43:48 新民周刊

原标题:独家调查|长江白鲟灭绝后,下一个从地球上消失的是……

比起白鲟灭绝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长江内其他珍稀鱼类也岌岌可危。考虑到长江往日丰富无比的生物多样性,现在的形势就更令人发愁。

记者|王仲昀

10天前,就在人类迎接2020年到来时,“长江里的大熊猫”、中国特有的长江白鲟,却已经走进了生命的最后一天。

白鲟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1亿多年,但和人类相处短短40年后,难逃灭绝的命运。

近日,“长江白鲟灭绝”的新闻源自一篇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的论文。论文显示,早在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估计便已灭绝。

《新民周刊》采访到该论文通讯作者危起伟博士。他是著名鲟类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告诉《新民周刊》:“白鲟已经没了。保护其他极度濒危鱼类,要越快越好,不然就没机会了。”

长江白鲟灭绝后 下一个从地球上消失的是什么

白鲟灭绝,敲响长江生态系统警钟

珍稀如白鲟,为什么还是在短短数十年内灭绝?这其中的复杂性,不是一句“环境污染”就能解释。在危起伟看来,白鲟的灭绝是多种威胁导致的。

据危起伟介绍,无法繁殖是白鲟灭绝的首要原因。生活在长江里的白鲟,一般在长江上游产卵,中下游觅食育肥,但1981年葛洲坝的建设切断了它们的洄游通道。幼体长江白鲟尚可以通过大坝到中下游觅食,但成年长江白鲟再也没法回到上游产卵。1984年,危起伟第一次见到白鲟便是在葛洲坝:一尾大白鲟在坝下撞烂了脑袋,被人们捞上岸。要知道,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白鲟的年捕获总量仍能稳定保持在25吨左右。

白鲟没法自然繁殖,亦没有在人类帮助下实现持续的人工繁殖。危起伟提到了这一过程中的“错配”:此前由于技术、硬件条件不足,人工养殖的白鲟最长只存活了29天;后来,各方面条件成熟了,研究人员却再没捕获过活体白鲟。

长江白鲟灭绝后 下一个从地球上消失的是什么

除了无法繁殖,白鲟灭绝也要归咎于长江捕捞业的发达。长江里的大鱼小鱼常年被一网打尽,这使得以鱼类作为食物的白鲟无从捕食。

危起伟认为,第三个原因是航运。船越来越多,不仅机船的螺旋桨可能会直接伤害长江白鲟,由航运衍生的航道整治、炸礁、护岸等航运工程,也不断压缩白鲟的家园。此外,围湖造田、水污染、城镇化和水产养殖等导致的栖息地减少、碎片化都是威胁长江白鲟生存的重要因素。

然而,比起白鲟灭绝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长江内其他珍稀鱼类也岌岌可危。考虑到长江往日丰富无比的生物多样性,现在的形势就更令人发愁。

Fishbase数据显示,长江有416种鱼类及亚种,占中国淡水鱼总量40%。作为比较,珠江有296种,黄河仅150种。

一方面,长江鱼类数量多且丰富;另一方面,长江也曾凭借白鲟这样的“活化石”而享誉世界。在白鲟之外,还有江豚、中华鲟等珍稀水生动物,它们都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在江豚分布最为集中的八里江江段,1989年约有260头,十年后只剩下70头左右,江豚数量的年递减率约7.5%。截至2018年,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下降趋势得到了遏制,但依然不容乐观。

 江豚

江豚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