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彭斯无端指责将使中美关系脱钩?学者:美国做不到

2018-10-15 09:51:37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美领导人对华无端指责将使中美关系脱钩?美国做不到

【环球时报记者 胡锦洋】编者按:中国国庆长假期间,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就美国对华政策发表长篇演讲。虽然早有预告,外界仍对这篇演讲的内容有些意外。彭斯在讲话中历数中国几大“罪状”,但即便美国媒体也认为他的话语中充斥无端指责和不实指控。正因为如此,观察家们感受到演讲背后流露的浓浓“冷战”气息。我们该如何看待美国领导人这篇讲话?美国真的想要打一场冷战吗?它与美国的对华外交战略是什么关系?一些传统的冲突热点会否因此升温?《环球时报》请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进行全面解读。

彭斯的演讲稿由了解中国但立场反华之人撰写,提“中国干涉论”可能是为“甩锅”

环球时报:对于彭斯这篇演讲稿,有人赞其写得好,有人说它缺乏深度,拼凑了一些媒体的报道。您的看法是?

阎学通:人们之所以对这篇演讲的看法不同,甚至完全对立,是因为人们已有的对中国的认识不同,这也包括中国人对自己国家有不同的认识。看法与彭斯演讲观点一样的人,会说写得好,反之则会说写得不好。我认为,这篇讲话是由对中国有相当了解但政治立场反华的人写的。即使这篇演讲具有争取美国多数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作用,从争取国际支持的角度讲,该演讲给特朗普政府带来的影响恐怕是弊大于利。演讲明确告知世界特朗普政府要搞冷战,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包括所有发达国家的多数人都反对搞冷战。

环球时报:一些人由此想到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在您看来,彭斯的演讲有这样的分量吗?

阎学通:丘吉尔的演说不是冷战的原因,只是冷战发生的标志。2017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判断大国战略竞争成为国际战略矛盾的核心,并将中国定位为美国的首要战略竞争者,这个报告所起的标志性作用远大于彭斯演讲,彭斯演讲只是对报告中的核心观点进行详细阐释。

“冷战”是一个特定历史时代的大国战略竞争,可定义为“核威慑条件下以代理人战争为手段进行的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战略竞争”。冷战并不是指没有体系战争时期的大国战略竞争,这就是为什么一战之前的和平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和平时期都不被视为冷战。我认为,当前的两极化在5年之内即可成为定型的格局,但这个两极格局将不同于冷战,而是恐惧和平,即人们长期担心大国间发生直接战争而战争未发生。

我认为彭斯的演讲有两个目的:一是为特朗普政府的中期选举争取选票,因为今年3月之后,美国社会负面的对华观点成为主流;二是为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争取社会支持,因为美国很多人认为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不够专业。

环球时报:彭斯提到,跟中国对美选举的干涉行为相比,俄罗斯是小巫见大巫。他是否是在统一国内立场,要将公众关注的焦点从俄罗斯转移到中国?

阎学通:我不认为这个演讲能起到将美国公众的关注从“通俄门”转移到所谓“中国干涉美国内政”上去的作用。彭斯重复特朗普在联大上说的中国干涉美国中期选举,很可能是为了“甩锅”。目前的民调显示民主党占有优势,共和党处于劣势,现在说中国干涉美国内政,可为选举失败铺垫好台阶。这有点报复民主党的味道,即民主党说特朗普赢得大选靠俄罗斯的帮助,他现在就说民主党如果赢就必然是靠中国的帮助。

台海没有战争风险,最担忧战略竞争向意识形态领域扩散

环球时报:在彭斯发表演讲后几天,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华时称,美国没有全面遏制中国的政策。您怎么看他们的不同表态?

阎学通:美国制定全新对华政策的工作应该不会晚于去年11月中旬。特朗普去年11月10日结束访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发表于12月18日,之间只有五周多一点时间。我怀疑特朗普访华前就已经安排写这个报告了。彭斯演讲是在落实全面审视对华关系后的基本政策,不是才开始。蓬佩奥的说法从文字上来讲也不算错,一是美国全面遏制中国的具体政策还在研究中,还没有出台,估计过些时间就会出台;二是美国将出台的对华全面对抗政策可能不使用“遏制”这个词。他们两人说的没有矛盾,彭斯讲的是对华政策的原则方向,蓬佩奥讲的是具体政策。

环球时报:彭斯演讲中多次提到台湾,包括拉美三国与台“断交”等,其论调同以往的美国政府相比是明显变化吗?台海战争风险会骤增吗?

阎学通:特朗普一赢得大选就表示将支持“台湾独立”;他和蔡英文通话,说不承认一中原则;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额外关税第二天,让美国军舰通过台湾海峡;派正局级官员到台湾参加与蔡英文同台的政治活动;签署《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允许美台进行官方往来和军事合作……我认为找各种理由来证明特朗普不敢支持“台湾独立”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说特朗普对台政策还有不明确的方面需要研究,应是其支持“台独”的政策会增强得有多快,以及全面恢复美台军事同盟活动将达到什么水平。

特朗普的不确定性是有界限的,即他不敢发动核战争。面对朝鲜非常有限的核力量,他都放弃最初对朝进行定时军事打击的想法,因此也不会冒与中国直接战争的危险。他支持台湾和平“独立”而非武装“独立”。中国自提出和平统一后,武力统一已不是对台政策目标。因此,特朗普任内,台海没有战争风险。

环球时报:当下,“美国朝野反华论”兴起,真的到了这样的程度吗?

阎学通:今年3月之后,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我7月末去美国参加一个中美海上安全合作会议,与会的美方代表基本上是长年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或长期从事中美友好活动的人士。会上美方代表使用的语言非常谨慎,但内容针对性非常强,用很多我国对内政策为例,支持他们对中国政策方向的疑虑和恐惧。美国社会反华舆论与我国内政有关,这证明中央在2006年所作的“内政和外交两个大局已合为一体”的重大判断是正确的。给彭斯写稿的人知道内政与外交的关联性,也知道人们普遍知道外交是内政的延伸这个逻辑,因此在彭斯的演讲中用我国对内政策来支持演讲中有关“中国威胁论”的反华观点。

环球时报:有学者认为,中美目前只是在经贸、科技领域竞争激烈,在传统军事安全和政治外交上并不存在风险。您怎么看这一观点?美国加大南海巡航力度会成为风暴点吗?

阎学通:特朗普对华发动贸易战之后,我们当然希望中美战略冲突不要扩散到其他领域。但冲突能否控制在经贸和科技领域,取决于双方的策略选择。从目前的趋势看,扩散到军事安全领域的可能性非常大。美国不再邀中国参加环太军演,与台湾军事合作已经开始,以中俄军事合作为由制裁中国高级将领。现在朝核问题已不再是东亚安全热点,热点移向台海和南海的可能性上升。中美军事冲突增加具有必然性,但发生直接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很小,因为核武器使双方都不敢进行直接战争。我个人最担心的是双方战略竞争从安全领域向意识形态领域扩散。一旦意识形态之争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核心,双方进行代理人战争的危险就会出现。

特朗普的另类需充分估计,其单挑战略对中国是个机遇

环球时报:过去大半年,无论是挑起贸易战还是加强制裁俄罗斯,都是美国对外大战略的体现吗?

阎学通:去年12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今年1月的《国防战略报告》非常明确地描述了特朗普政府的大战略。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些同志不愿相信这两个报告表达了特朗普政府的真实想法。有些人以特朗普是商人出身为由,说他说一套做一套,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认为他不会另类到与以往美国领导人完全不同。道义现实主义理论认为,领导类型决定其政府战略偏好。我认为,我们需要充分估计特朗普的另类性,他是个与历任美国总统都不同的领导人,对其大战略的另类性,应采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环球时报:特朗普好像没打算联合盟友来实现其战略目标,对盟友也多有责难,为什么?

阎学通:特朗普不靠盟友进行战略竞争的做法也反映出其领导类型的另类特点。特朗普与盟友闹矛盾的原因与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的原因有相似性。核武器使中美两国发生直接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两国都认为既然不打大仗,军事盟友的价值就不大了。维持同盟关系是有成本的,当看不到维持同盟的成本见收益的前景时,就放弃同盟了。

特朗普选择单挑战略与中国竞争的做法,对中国来讲是个机遇。自1989年以来,除小布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外,长期以来在中美冲突问题上我国都面临美国带领盟友的集体压力。特朗普单挑战略一方面使我国崛起不面临西方集体围堵,另一方面恶化了美国与盟友的关系,这两者对我国崛起环境的利好影响远大于特朗普与华对抗政策造成的负面影响。特朗普执政以来,我国与美国盟友的关系普遍改善,包括日本。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中国现在面临的是冷战结束后的最好国际战略机遇。

坚持以美国为重中之重的人,会认为形势对中国不利,对认为周边国家关系总和的重要性超过美国的人来讲,现在的形势有利于中国。

中美战略竞争已有8年,这种关系未来10年不会逆转

环球时报:中美竞争加剧会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大趋势吗?过去10年,有人提出G2、“中美国”等说法,如今看,中美之间的积极面还有哪些?

阎学通:奥巴马于2010年采取“重返亚太”即“亚太再平衡”战略,就是用来平衡或防范中国崛起的。从2010年起,中美之间就是竞争大于合作,只是有些人不愿意承认竞争是崛起国与霸权国的关系本质。中美关系的性质在2018年没有改变,只是竞争的程度更加凸显,特朗普防范中国崛起的手段比奥巴马粗鲁,使得否认中美战略关系本质是竞争变得更困难了。

以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为起点,中美战略竞争已有8年时间,现在呈现出不断加剧之势。由于中国实力增长速度减缓,缩小中美综合国力差距的时间会拖长,因此中美战略竞争的结果也会延后。中美战略竞争将是长期的。从历史上看,一个两极格局形成后,持续20年或更长是个普遍现象,因此我预测10年内中美战略竞争关系不会发生逆转。

彭斯如此反华的演讲,竟以表达与中国合作意愿结尾,这种矛盾做法反映的就是双边关系还有积极因素。全球化条件下特朗普政府无法让中美关系完全脱钩,无法像对苏联那样完全关闭大门。

美国仍需要在防止核扩散、反恐、打击国际犯罪上与中国合作,还需要与中国保持高层交往,需要中国游客去美国消费,需要中国富人买房,需要进口中国商品,还需要中国学生交高昂的学费和做数理化的助教(因此只限制高科技专业招收中国学生)。这给我国通过加大开放稳定双边关系的策略提供了条件。

我想说,我们应借鉴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破解西方封锁的经验。加大各领域开放力度是当年成功的主要经验。当年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我国都不撕掉进口的外国杂志中有关中国的报道,结果1993年我国国际环境就全面改善。加大开放不仅有助于我们赢得贸易战,而且可以推动中国崛起早日成功。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在大国战略竞争中有至关重要作用,开放网络将大幅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即战略竞争力。(本文作者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

(责任编辑:刘敏丹 CN012)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