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密三线·记者手记】首次解密我国第三代战机歼-10诞生的故事
提到战斗机,大家应该都会觉得它无比“高大上”,它一定会是在最先进最高端的研发地设计制造的,同时跟“严格”、“机密”这样谨慎的词语是分不开的。然而,作为我国战斗机中划时代的机型——歼-10,却来自于当时从零开始建设的三线基地——成都,而它诞生的过程却颇具传奇色彩。
在成都,有这样一家神秘的单位。当年,甚至当地人都不知道这里的人都在干些什么。而这里,就是我国第三代战斗机歼-10的诞生地。春节前夕,我们的记者走进了这里,了解到了“歼-10”战机诞生时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代号“611”所,如今的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1970年5月,一辆载着300多人航空设计师队伍的火车,从沈阳缓缓驶向了成都。那颠簸难眠的几天几夜,看似漫长,却因为带着坚定和期待转瞬而过;何其平凡,却映出了中国战机五十年的沉浮:来时路漫漫,不言归期;一朝鹰击上长空,鹏程万里。
1970年300多人从沈阳搬至成都
后来的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有了先进的条件、完备的设施,有了能够进行世界最先进战斗机技术研究的部门;
当时的他们,却只有一个代号,611。
当年的611所
原611所的副总设计师谢品告诉我们,他们到了之后,房子不够,所有的飞机设计人员就要自己盖房子,自己种水稻、种油菜,甚至还要挑粪施肥。
央视记者李厦采访79岁的谢品老人
后来的他们,是国之骄子,是民族栋梁;
当时的他们,在受限的条件下也不得不饱尝失败的苦涩。
歼-9设计模型
歼-9,是当时“611”所提出的一个自主创新的战斗机方案,有了它,我们足以和世界航空强国的战机相抗衡。
与之对应的,却是极端简陋的研制手段。
当年的设计师们使用过的计算尺
这把珍藏在成都三线博物馆里的计算尺,现在几乎已经绝迹。但在当时,它却是飞机设计师们最常用的装备。计算尺上这些密密麻麻的刻度,一点一滴地丈量出我国战斗机发展的脚步。
落后的条件和过高的研制难度,让歼-9的研制最终失败,我们也只能借由上面图中的那个小小的模型,来想像它飞上蓝天的样子。
原611所的副总设计师谢品
这些不服输的“天才们”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在悬而未决的未来面前,选择了先做好自己,不断探索完善技术储备和研究,期待着哪一天,厚积而薄发。
“天必将降大任到我们肩上。”谢老先生带着微笑跟我们说了这一句话,他表情轻松,我们的内心却无比震撼。
那是走过所有低谷和困苦后的坚定与淡然。告诉世界,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
老三线人日以继夜地工作
1982年,这个天降大任终于来了。谢品接到了去北京参加新型国产战斗机评审会的通知,不过只是让他们作为参与者,听听其他兄弟单位的汇报。
但已经有了足够储备的611所,不愿停留在旁观者的角色。他们赶赴北京,竭力争取,终于得到了一个汇报自己设计方案的机会,虽然只是在第二天评审会休息的间隙,而且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
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在汇报设计方案
就是这短短的十几分钟,改变了我国第三代战斗机的发展方向。此后,经过多次反复的评审和论证,由611所牵头的设计方案终成正果。
1986年,方案正式立项,开始研制,代号“10号工程”。
没错,“10号工程”,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代号;
它带来的战机,在今天被叫做“歼-10”。
歼-10首飞
歼-10,作为战鹰家族中划时代的机型,不仅使我国有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战机,更是开拓了一套完整独立的战斗机研发体系。
歼-10飞机系列改进型总设计师杨伟
歼-10飞机系列改进型总设计师杨伟院士说:歼-10的问世,探索出了一条使我国战斗机发展能够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光明大道。
所谓“必然王国”,就是别人做什么,我们只能跟着做;而今天,“自由王国”,是我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歼-10系列改型飞机
如今,中国的蓝天上已经翱翔着世界一流的战鹰;
可你是否还记得那改变历史的十几分钟,
和十几分钟背后十几年的砥砺奋斗?
是否还记得这些投身“三线”的航空人,
记得他们的义无反顾,和他们留下的全部青春?
如果历史不曾开口亲自讲述,你是否愿意,跟我们一起,停下来回回头,
重新走过这一路,
我们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记得。
(央视记者李厦)
什么是“三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基础建设。因为建设的地点主要位于被称为“三线”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因此这场建设被称为“三线建设”。根据当时的地理划分,沿海边疆被称为一线,京广铁路以西的广袤的中西部地区被称为三线,介于一线和三线之间的地区,则是二线。
为此,有超过400万人远离家乡,在“三线”落地生根。
这是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记忆,他们在“三线”坚守一生,只愿以一人之身成一国之事,全万家之福。
他们奋斗过的“三线”工厂,有些已经成为新一代大国重器的摇篮,也有些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我们不是怀旧,我们是要记得;我们不仅要记得,更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