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甘肃酒泉2月2日电题:虽不能直接预报地震,但对我国地震科研推进极大——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谈“张衡一号”卫星
新华社记者余晓洁、胡喆
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作为我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首发星,“张衡一号”有何使命?科学目标是什么?在我国地震立体监测体系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国地震局局长、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总指挥郑国光第一时间为您权威解析。
记者:“张衡一号”工作原理是什么?
郑国光:地震是发生在地下深部的构造活动,在其孕育过程中由于能量的大量积累激发产生相关形变、电磁辐射及地下流体、化学物质的放射等,这些信息在地表积累进而传播影响到电离层变化。
地震电磁效应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到电离层,引起电离层和大气层的变化。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
记者:“张衡一号”科学目标是什么?
郑国光:“张衡一号”不能直接预报地震,但可以监测电磁异常积累典型震例,研究地震电磁电离层信息特征及机理,研发地震电磁电离层前兆信息提取方法。初步建立全球电离层和地磁场模型,研究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效应。
此外,推进空间天气预警、通信导航环境监测以及电离层物理和地球物理的科学研究。
记者:“张衡一号”主要数据产品有哪些?
郑国光: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主要数据产品包括地球电场、磁场分频段波形和频谱数据,地磁场矢量数据和总强度数据,电离层等离子体原位电子、离子温度和密度数据,电离层电子密度层析成像数据,电离层高能粒子通量和能谱数据,全球7级、中国6级以上地震的电离层扰动震例研究数据,地磁场、电离层模型及相关科学研究产品等。
记者:“张衡一号”在我国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作用是什么?
郑国光:伴随空间电磁探测技术的不同发展和探测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大量地震前的显著电离层短临扰动特性,地震电离层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中国电磁卫星计划的确立为构建地震电磁三维立体监测体系提供了一条无可替代的空间探测技术途径。
电磁卫星丰富的载荷为天地联合观测模式打开了通道,与地基形成较好的补充和配合。希望通过立体监测体系深化不同探测参量之间的关联,验证完善地震电离层耦合理论模型,以数据发展校验模型,以理论带动技术的发展思路,最终实现理论模型下的多参量有机串联和组合,在地震电离层立体监测体系的框架下,为地基和卫星地震电离层立体监测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建议。
记者:国家对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有过什么样的阶段性规划?
郑国光:我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及其后续卫星计划已纳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张衡二号”已经通过可研评估,预计2020年发射。
记者:“张衡一号”技术应用领域及辐射范围有哪些?
郑国光:建设天基电磁监测设施,是落实相关国家规划,提高地震监测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航天技术,逐步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基于天基电磁观测平台获取全球电磁信息,对提高地震监测能力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将大幅度增加震例检验的机会,能够很好地满足地震研究时效性要求。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数据还将为空间天气预警、空间物理和地球物理场模型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服务于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地位。(完)
2月2日,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这让我国成为目前全球拥有在轨运行的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为“地震预测”这道世界性难题的解答,提供一种新的尝试思路。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 (马元豪)中国全国地震局长会议24日在北京开幕。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18年地震系统将强化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震灾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与服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