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把幼儿园办进养老院后的“化学反应”(10)

2017-04-11 11:40:19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今年86岁的赵瑞英,是新中国第一代女雕塑家。尽管入住恭和苑,仍然执着于自己挚爱的雕塑艺术。吃完早饭,出门打车直奔工作室仍是她的常态。

地处中心城区的恭和苑交通方便,老人们经常搭乘沃尔玛的班车外出购物。天气好时,也会结伴去附近的公园走走。

苑里不少老人有入住郊区养老中心的经历,“偏僻的地方越住心里越孤单”。入住恭和苑后,除了室内的丰富活动,户外的便利更让老人们收获重返社会生活的喜悦。有的老夫妻会像年轻人那样不时玩一把浪漫,到附近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去一家不错的餐厅品尝一下美味。

“对于一些‘失智’或不能自理的老人,我们会分级管理。”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年国庆期间的北京特别美,爱摄影的刘叔总是沉浸于长安街上的美景。每次从外面摄影归来,他总会第一时间召集大家聚在门口的咖啡厅,给不能走出恭和苑的老人们播放录像,分享节日的气氛。

除了个性化的出行,恭和苑每年还会多次组织老人外出集体郊游。江淑一说,“应该怎样让晚年生活每一天过得更有意义、更有尊严?这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必须回答的课题。恭和苑一直在努力让人们对老年生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更美好的期待。”

资料显示,到2015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1%。仅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北京市人口的20%。但是,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全国养老机构各类床位数为695.9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1.6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50至70张床位数相比,缺口巨大。

关键词:幼儿园养老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