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把幼儿园办进养老院后的“化学反应”(7)

2017-04-11 11:40:19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那年我重感冒,后来转成肺炎,住了好长时间的医院。”出院后,儿子直接把马贵云接到了刚刚开业不久的恭和苑。马贵云不干,“那哪行啊,我家里平台上还有200多盆花呢。”儿子说已经全部搬到恭和苑了。

马奶奶更急啦。那是她退休后全部的财产,有的花养了几十年,“都是命根子啊”。

火急火燎到了恭和苑,一看,花被工作人员好好地布置在长廊、窗前,一片郁郁葱葱,有的还换上了好看的新花盆,马奶奶笑了。就这样,马贵云成了北京双井恭和苑最早的一批住户,“有人给专心做饭,自己就认真养花呗”。

家住马路对面的儿子每天遛着弯儿来和她聊聊天。当教师的大女儿已退休多年,一来二去的探望中,索性成了恭和苑的志愿者,每周五全天在这里教老人们做手工。春节,女儿接马贵云回家打算小住几日。不料,刚住了一天,马奶奶就要回来。“闹得闺女不高兴。”马贵云眯着眼睛笑着说,“没办法呀,如今就觉得恭和苑好,住女儿家我不习惯了!”

在通往餐厅的玻璃长廊下,马贵云的花花草草摆了一长溜。最近,工作人员又给马奶奶“派活儿”了,让她给孩子们讲讲植物知识。“哎哟,他们就不让我‘闲’着,这不,为了小朋友我还真得再好好琢磨琢磨这些花儿。”

入住恭和苑两年多了,熊斗寅觉得非常满意。两年多前,这名为中国体育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因为家庭的变故住进了恭和苑。

“尽管大家都很热情,但还是像住进了旅馆或医院,总之没有在家自在。”刚开始,熊斗寅也不习惯,“尽管如今养老观念有所变化,但不到万不得已,是没有人愿意到养老院来的。”

关键词:幼儿园养老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