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求解总书记之问——我们正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2)

2017-03-10 10:10:26  长安街知事    参与评论()人

戴冰摄

上至市领导,下到街巷村镇的基层党员干部,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的问题,统一了认识。

北京“超载”,经济社会发展诸多要素处于“紧平衡”状态。问题多,根源在于功能过多。

三年来,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在国家战略统筹下,依托京津冀乃至更广阔的空间,瘦身健体,走出了更大的天地。

何山摄

2014年7月25日,北京开出了全国第一张新增产业禁限清单,建材、造纸、纺织等一般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赫然在列。一年多时间里,7400余件业务直接在工商部门登记环节被“卡掉”,而它们本可换算成喜人的GDP数字。

方非摄

2015年1月中旬,“动批”天皓成市场送走最后一批商户,10个月后,一个“金融创新中心”在此落户。2016年春节前,聚龙市场、金开利德等批发市场又相继闭市。产业升级后,“动批”每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产值将从6000万升至160亿。这无疑为瘦身健体做了最好的注解。

方非摄

新中国成立,北京从“一穷二白”点滴积累,有了纺织业、机械加工业、炼钢业,而后又有了汽车制造业。这是半个世纪积攒起来的厚重“家底”,却不能再抱着不放了,只有以“壮士断腕”的心态,才能实现凤凰涅槃,像做外科手术一般,痛撤“家底”。

曾经的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疏解了,北京工业的象征——首钢疏解了,北京现代四工厂已在河北沧州黄骅正式开工。而对于高能耗、高水耗、有污染的项目,北京不甩包袱,就地淘汰。到今年,共要退出污染企业1200家。

疏解非首都功能,不是限制北京的发展,更不是不发展,而是要使发展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相一致、相协调。瞄准产业高端,剥掉白菜帮,集中力量做好白菜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2017年,北京市人代会结束后,一项名为“疏解整治促提升”的专项行动立刻拉开了序幕。

北京常住人口从解放初的约200万,增加到2014年的2100多万;汽车保有量从当年的1757辆增加到目前的560余万辆。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中,1000万、1250万、1800万……人口“红线”一次次被突破。

戴冰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