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京多座名人故居沦为破败大杂院 改造成本大腾退慢(4)

2016-12-11 11:38:48  工人日报    参与评论()人

“买下房子我当然会修好”

“天津记忆”志愿者团队青年学者张翔告诉记者,居民占用的名人旧居,保护状况较差,反倒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占用的旧居,保护情况较好。

“机构占用的话,有钱去维护房屋。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旧居维护费用可能比建造费用还高。再加上名人故居房屋多是公产性质,大杂院中的住户缺少对故居的应有维护。”张翔如是说。

记者在天津市和平区走访发现,天津较为著名的名人故居多为政府或企业使用,保存状况较好。如孙传芳旧宅,现为天津市供热办公室、市人口学会等多家机构联合使用;靳云鹏旧宅现为市文物公司使用;顾维钧故居现为民革天津市委使用;孙殿英故居,现为中盐天津市长芦盐业有限公司使用。

天津的保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值得借鉴,这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即故居腾退后的合理利用。孙劲松表示,文物腾退后,不应再完全由政府“全包”,而是可以明确公益性使用方向和管理使用规则,然后引进社会力量,把文物古建变复合型文化场所。

黄顺江认为,故居保护现阶段只是学界、政府在做,力量有限,保护渠道也相对封闭,需要更开放些。“可以邀请当地企业参与,一方面通过对故居文化价值的发扬和传承,企业也增强了自身的品牌内涵和知名度;另一方面把成本压力分给企业承担,达成双赢的局面。”

事实上,近年民进北京市委曾提案建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名人故居保护工作,支持成立相关民间公益组织和慈善组织。同时,向社会筹集资金用于名人故居,在确保不改变名人故居原始结构、原有风貌的前提下,将部分名人故居出租、出售给私人业主,通过产权转让的方式推动名人故居保护。

“但是,就一个院子修好了,周边街区设施还是不足,上个厕所都得去公共厕所,会有人来么?如果能让我把住的房子买下来,我当然会修好它。”有居民如是建议,名人故居的腾退修缮,需要和文保街区整体的腾退修缮相配合。而要发挥住户们的文保积极性,直管公房的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有所探讨和推进。

另据悉,11月22日,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对直管公房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

(原标题为《名人故居路在何方?谭嗣同故居沦为破败大杂院》)


(责任编辑:李东舰 CN03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