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起底宝能系"大老板":秘书为其买7000元皮鞋被骂浪费(2)

2016-01-04 10:24:38  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评论()人

宝能系员工唐建明(化名)告诉本报,姚振华时常要求下面员工要多看书、多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他会不定期给员工推荐他自己看过的书籍、文章,去年,他还曾要求员工读周鸿祎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对政策的把握与解读非常到位,善于结合政策发掘行业商机,可以说,宝能在地产、物流、文旅、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之路都是姚振华不断研究的结果。”唐建明说。

姚振华此前曾担任广东省政协常委,2013年换届后不再担任政协委员,一名广东省政协工作人员对姚的敏锐嗅觉也深有同感,他对本报说:“感觉他对于领导讲话比较认真研究,对政策把握得比较好,对商机很敏锐。”

上述工作人员说,姚振华人很客气,每次有重要领导出席的会议他也都会来,有一次各界别委员座谈会,他很重视,还积极地准备了发言,讲得很切入要点。另有一次,国家统计局的人来给政协委员讲课,他没空来,还专门叫人帮他录音回去听。

独断与果断

当然,这种单单倚靠老板一个人做出判断的商业机体,也极容易强化对老板独断性格的依赖感,最后衍化出整个企业由这种独断性格主导的发展模式。

“之前,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前海人寿的临时股东大会,当时,几个股东都来了,但会场里基本是姚振华一个人在说,审议的议案,姚振华拍板同意了,其他股东也就跟着同意了。”宝能系员工王晓菲(化名)对本报说。

陈乐说,在宝能内部会议上,姚振华通常有两种风格:要么,他沉默地听;要么,他包场地说。“大老板口才很好,原本预定一个小时的演讲时间,他通常能说1个半到2个小时。”

“姚老板每次讲话时间都比较长,”唐建明也说,姚振华口若悬河,现场讲话极具感染力和煽动性。与一般的潮汕老板相比,姚振华的知识储备、工作能力和眼光都要强得多。

尽管王石不屑姚振华“入主东宫”,但对其口才还是印象颇深的,“我见过姚老板一次,在冯仑的办公室谈了四个小时,从晚上10点到凌晨2点。”“他还是挺健谈的,有点收不住嘴。主要谈了他的发家史,也谈了对王石的一份欣赏。”2015年12月17日,王石在北京万科的内部谈话中说。

“大老板一旦看好哪个行业,说干就干,不行再调整。”宝能系前员工刘强(化名)说,“折腾”是宝能系这些年的常态,在未来几年中,或许还会继续“折腾”。

“只要他判定某个行业有前景,就会大力布局,并寄望在短时间内冲进行业前列,一旦发现决策失误,就会快速自我否定、转变策略,无论此前投入多少,当断则断。”上述接近宝能系的知情人士说。

2013年,宝能宣布大力进军商业地产,要在5年时间内投资1200亿元,到2018年开发建设40座创新型购物中心,全部统一自持经营。这意味着,宝能平均每年要投入200亿元,需要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在姚振华的主导下,宝能商业地产决定效仿万达用物业销售养资产的模式,在全国各地斥巨资布局城市综合体。然而,2014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环境骤变,全国库存积压严重,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姚振华意识到此前高速扩张的策略已不再适用,便迅速收缩、放缓,并放手让小老板来接管。”刘强说。

例如宝能原本在2013年宣布要投资300亿元,在芜湖江北进行大规模建设,但到了2015年9月却退掉了其中三块地,损失了1.3亿元的履约金。

自己人和外人

“万宝之争”也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潮汕商帮的热议,事实上,每一个商帮的背后都会有一些显著的符号,而在潮汕商帮里,“自己人”或许就是符号之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