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戴旭:几大门户网站已成美国对华舆论战工具(5)

2014-06-22 10:45:34  中国军网    参与评论()人

已被法办的网络暴恐分子“秦火火”,曾在短期内制造海量谣言在互联网上恶意炒作。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但是,随着近年来网络传播技术兴起带来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越来越处于被动地位。归根结底,还是一些职能部门的不作为导致的。最为直接的证明是,一些高校的教授公然发表违反党纪国法的文章和言论,但令人诧异的是,这些散布反动言论的教授、学者们,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行政处分,也没有受到应有的党纪处分,所在单位的宣传部门、组织部门,乃至负有责任的教育部门、司法部门集体“失聪”“失明”“失语”,奇之怪哉!这种不作为也在当今社会上引起巨大争议。

    此外,由于各主要门户网站均被外资控制,其内容制造团队也是由外方选配,因此,管理层甚至整个工作团队都由亲西方人员担任。国家虽然限制了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采编资质,但这些网站通过篡改标题、转载博客文章、选择并加工亲西方的传统媒体文章等手法,非常巧妙地绕过限制,担负起西方文化“战略炮台”的使命。它们将那些反毛、反共、反政府人士,通过技术手段打造成“意见领袖”,再由他们煽动和制造社会舆论事件,在网络上兴风作浪。而传统媒体在此类意识形态斗争中,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况。

    可以说,在美国实现网络化社会转型的10年间,是中国受到网络威胁和舆论攻击最为严重的10年,也是我们政治安全状况最差的10年。由于职能部门对网络管控不力,造成了今天网络上反党、反政府、反华负面舆论横行泛滥的局面,严重毒害了社会风气和中国青年一代的心灵,给党的形象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国社会中被美国所传播的“普世价值”洗脑的中国人已不在少数。而美国正是看到这样一支力量在成长壮大,在深入中国的各个阶层,所以采取接触与遏制的战略,外压与促内变相结合的战术,一边从国家层面上试图把控中国,一边又在中国内部大力培植“第五纵队”,平时用以牵制中国,关键时刻则发挥内部瓦解和颠覆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如何从社会规律上研究经济改革和政治安全的问题,已经不仅是学术层面也是决策和操作层面的问题。

    习主席之所以强调指出,“意识形态是极端重要的工作”,正是看到了当前中国思想和舆论领域的严峻现实。中国改革开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根本保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意义也恰恰在这方面。

    

首页上页...23455
(责任编辑:CN03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