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央情报局标志和训练办公大楼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王维佳分析新浪微博上有关“吴英案”的言论之后提出: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实际上为“党派性”的意见表达和特定政治观念的宣传提供了主要渠道,这一平台上所提供的言论与意见,与任何传统媒体相比,都具有更明显的“党派特征”和“宣传意味”,而不是公共性和开放性。在微博特定议题的讨论中,影响舆论的意见领袖由社会角色和阶层属性十分相近的固定群体构成,持有同质化的政治观念,与这些政治观念相悖的事实和意见很难进入群体的讨论中;这一群体在讨论特定政治议题时,有着明确而统一的政治目标,并利用网络空间主动发起政治动员,试图影响现实政治决策,甚至推动政治体制变革。加拿大西蒙雷泽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赵月枝对此评论说:在社会性与公共性的宣称下,我们看到了微博上面“赤裸裸的阶级性”。这应证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经典的一句话:“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赵月枝指出,今天我们要反思:公共性是不是以阶级性为基础的?是不是不能抛开阶级性来谈公共性?
在国内一小部分反动学者,利用网络掀起反共、反政府乃至反华舆论狂潮的时候,十四世达赖集团、热比娅、疆独、藏独等邪教组织是“第五纵队”的盟军,不失时机地予以配合,妄图内外联手、里应外合地颠覆社会主义中国。
2013年初,在一些所谓“公知”针对经批准后上网发言的中国军人代表的围攻中,这些披着“微博知识分子”的人与美欧等西方世界的远程舆论配合更是“默契”。境外反华网站还发出《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的文章,攻击中国军队是“中共独裁专制的堡垒”。他们认为,利用网络舆论的动员、围攻,通过“一个个看似小,却意义十分深远的战役,步步为营”,不断拱卒,再持续10年左右,中国便可“颜色革命”成功,“迎来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美国和中国国内的西方“带路党”,大概把中国当成了尚未垮塌的苏联。美欧各类媒体对中国“公知”们的每一个“胜利”都及时鼓励,但对于中国爱国网民迎头痛击这些为虎作伥的“公知”,中国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狠狠打击,并将其中上蹿下跳的带头者一举抓获时,美欧媒体却装聋作哑不发一声。
最后是豢养一批网络“打手”,以被判刑法办的“秦火火”等人为代表,持续制造各种谣言,以此搅乱网络舆论环境。他们采用美国全球传播办公室的舆论战术,围攻那些为党、国家、民族仗义执言的爱国人士,抹黑、颠覆传统道德楷模和标准,攻击国家机关,损毁政府形象,手段恶毒、态度嚣张。
互联网是美国发明的一项划时代技术,在中国绝对是一个新生事物,但这个新生事物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和震动,超过以往任何一种技术发明:互联网引入中国仅仅10多年时间,就几乎蔓延到中国所有角落。
在中国忽视这一新媒体革命浪潮的时候,美国却抓住机会,入股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然后,又帮助这些有着“中国肤色”的网站在中国“攻城略地”,等中国官方恍然大悟也着手建立网站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大型门户网站,都已经被外资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