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考虑了几个关键变量。首先,我们将每位受试者的遗传背景,即基因来自6个主要人群(非洲、中亚、东亚、欧洲、美洲原住民和大洋洲)的比例作为种族因素加以控制。数据分析显示,我们发现的SES差异对大脑结构的影响与种族因素无关。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巨大的个体差异。例如,一些来自贫穷家庭的儿童和青少年拥有更大的皮层表面积,而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的皮层表面积却更小。这种情况类似于性别和身高的关系:我们知道,童年时,男孩一般比女孩长得高,但在每一间小学教室里,都有一些女孩比一些男孩长得高。同理,虽然来自较高收入家庭的儿童往往拥有更大的皮层表面积,但是我们的研究团队并不能根据家庭收入情况直接预测出某一个儿童的大脑皮层表面积。
家庭收入和大脑皮层表面积的相关性在收入最底层的人群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在家庭收入较高的群体中却趋于减弱。换句话说,在最贫穷的家庭中,家庭收入差异对大脑结构的影响更大。
在近期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中,我们探讨了SES差异和皮层厚度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皮层厚度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小。但是我们的研究表明,家庭的SES会对变化趋势造成影响。当家庭SES较低时,儿童的大脑皮层厚度在早期往往急剧减小,进入青春期后下降趋势变缓;而当SES较高时,一直到青春期后期,皮层厚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小的趋势都更加平缓。
这项发现与其他实验室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在一些情况下,逆境可以加速脑的成熟,使幼儿的大脑更快速地成长。穷人家孩子的大脑皮层厚度快速减小,这表明他们的大脑缺乏“可塑性”,这种能力可以改变大脑结构,从而与童年和青春期的学习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