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华视点 > 正文

三问东北经济怎么了?(1)

2017-01-13 14:53:55  央视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廓清阴霾展现强劲动力:三问东北经济怎么了?

央视网消息(记者杨静):踏入吉林省,一路走来,脚步未歇,从清晨七点出发,到傍晚七点回程,再到写稿整理到深夜,这一路,我一直思考着为什么会有唱衰东北经济的声音,东北真的进入发展“寒冰期”了吗?仅仅是因为滑落的GDP?还是因为有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东北?亦或是“键盘侠”在背后的恶意攻击?

2016年1月10日,作为“直击东北经济——吉林行”中的一员,我开始了对吉林的采访和观察思考。我们带着疑问甚至是偏见而来,也一路廓清阴霾,答疑解惑。

一问:东北经济市场缺乏活力?

东北国企多,历史久,旧有的体制机制造成了企业缺乏活力,市场竞争差。几年前,也许是这样,沉疴难除,新的力量就生长不出来。解放思想,激发市场活力就成为政府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2016年前9个月,吉林省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2015年较2014年增长8.8%,2014年较2013年则增长10.3%,稳定增长的民营经济收入以亮眼的数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国家级“双创”综合性示范区已进入审批流程;华为等一批500强企业相继落户长春,2015年到2016年,长春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4亿到109亿的飞跃性增长;长春新区获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航天信息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多个园区集聚,打造经济新的增长极等等,这些都印证了东北市场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东北市场的活力将从这些项目中迸发出来。

长春新区规划展览馆

“政府要提供一个能够有效保护市场、鼓励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人民大学吕冰洋教授这样说。在交流会中,每位政府官员侃侃而谈,各种数据信手拈来,积极回应记者提问,不回避质疑,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政府越来越灵活,积极探索新思路,规划越来越清晰。政府在市场中能否通过考试,企业最有发言权,万科松花湖度假区营销管理企划部董懂经理对政府当前的支持政策打了90分,他笑着说,也要留有进步的空间。

二问:东北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

东北产业结构确实存在偏重化工型、偏资源型、偏传统型的短板。长春市2011年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比40.5%,到了2016年,提升至45.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则表示,到2021年,实现旅游总收入占全州GDP的40%以上。结构性问题需要企业转型升级,既要支持传统支柱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有中生新,也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东北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当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这是由历史环境决定的。东北经济的振兴不能丢弃传统产业,整体工业基础好,扎实的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提质增效,随着历史发展阶段的演进,东北的传统产业或许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另一个新引擎。

产能过剩也要区分对待。对于东北而言,其中一部分相对的产能过剩,可以通过提质增效消耗掉。吉林石化的ABS产品曾停产三年,并非市场中此类产品真的过剩,而是产品的质量不达标被迫淘汰,面对巨额的损失,吉林石化开展实验300余次,调整工艺参数和配方1200余次,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最终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新的产品在市场上反而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艰巨,吉林省也提前超标地完成了规划任务,退出煤矿64处。

关键词:东北经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