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魏后凯:发展县域经济从未过时(1)

2017-01-16 17:34:5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专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

县域经济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基石。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发展机遇?新型城镇化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

县域经济迎来新机遇

记者:县域经济这一概念曾经兴盛一时,但是,近年来却少有提及县域经济的概念。不少人觉得县域经济过时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魏后凯:不能说县域经济过时了,也不存在县域经济过时的说法。县域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区域经济按行政区划可分为省域经济、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和村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县域经济有特定的重要性。县域一般包括县和县级市,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国现有1875个县及县级市,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近7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县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不平衡的问题突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好于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百强县中,来自东部沿海省市的县占据了绝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不突出、同质化发展等问题较为明显,这又从不同侧面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研究发现,一个省域经济比较强,主要强在县域经济;一个县域经济强,主要强在镇域经济,一个镇域经济强,主要强在村域经济。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域经济发达,主要强在县域经济发达。从城市发展水平来看,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省份与陕西、四川等西部省份的城市发展水平差别不是很大,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却很大。

目前,新常态下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上述诸多挑战,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更快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央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方面出台了多项重大改革举措。改革力度之大、领域突破之深前所未有,这些都为县域经济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县域“四化”如何推进

记者: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您怎么看待县域经济与“四化”同步发展的关系?

魏后凯: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综合性,县域经济发展就存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问题。但是,县域层面的“四化”与国家层面的“四化”有所不同。

从县域农业现代化来看,农业绝大部分在县域,农业现代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从县域工业化来看,县域推进工业化是有条件的、差别化的和有重点的,一定要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处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县域,就要限制、禁止搞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因此,县域工业的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一些交通条件比较好、距离城市比较近和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县域,可以搞工业化,而那些地处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县域,就不能也不应该搞工业化。

关闭